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一、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高考成绩突出者。接近双一流A类院校录取分数者,一般低于目标院校10-20分较为合理。
◇综合素质尤其是面试能力(如表达、沟通、组织能力等)出色者。
◇有长远的生涯规划,立志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或有关国家战略方向专业从事研究工作者。
◇考试成绩不稳定者。考生平时成绩不稳定,可以通过强基弄一个学校保底。报考时往低报。
◇部分成绩在双一流A类校附近的学生尤为重视。
◇部分裸分较高但考取不了理想专业的学生。
二、选择强基高校要考虑的因素
◇尽量多报。
当然,大部分院校都是只允许填报一所了,所以有机会的话就抓住,没机会就需要慎重考虑择校了。
◇成绩匹配。
先把自己能考的裸分情况通过判断,模考等有所掌握,如果能够对相对排名有了解更好,通过查询上一年本省的36所学校位次要求,你可以判断自己裸分可以大致考入学校。再查看欲报考的学校的不同专业往年对裸分的要求,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选择几所学校报考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匹配。
未来自己想做什么?上了大学后想如何学习?这些问题恐怕是在定位学校的时候就要搞清楚的事情,你未来想当数学科学家,报考的这所学校正好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匹配。如果你选择的大学和专业并不能给你的职业规划带来帮助,那么面试时也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从你长远发展来看肯定也不是好事。
◇学校的考核情况要与你的特长匹配。
大部分学校也许考试的方式都是笔试加面试或者只面试,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自己擅长的,比如笔试能力不强,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只面试的,笔试中语文强的有限考虑考语文的。
◇报考时尽量多报,先不考虑时间是否冲突等问题,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过了3所学校再考虑去哪所,如果只过1所也就省事了,但是只报一所如果没过,那就悲哀了。
三、如何确定报考专业
◇学科特长匹配。简单说,多了解专业对于学科和其他能力的要求,如数学专业对于数学、物理的要求比较高,那么自己在学习时是否擅长喜欢相关学科。
◇兴趣、性格与专业需求匹配。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十几年,对孩子的了解最为关键,也可以与中学老师进行交流,目前比较流行通过测评确定专业,这有一定误区,无论是霍兰德还是mbti,测评的效度和信度都并非100%,测评只能做为一个参考依据,而不是贴标签,有能力的家长也可以合理利用测评工具认知孩子,但不建议直接用测评结果选专业。
◇职业生涯匹配;
◇家庭资源匹配;
◇是否为学校优势专业。该专业是否为报考优势学科或专业也值得考虑。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