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北京农学院算好二本吗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9-10

北京农学院算好二本吗

  北京农学院算好二本吗?当然是的!在北京上学呢,北京的任何资源是中国没有任何城市能够与之比较的(别和我抬杠,我说的只是自己的主观想法,么么哒),北京随便一个景点都得花费你一天的时间去游玩,而且都是特别的出名,特别有意义,现在看文章的你,如果抱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抱着对帝都的幻想,高考分数没能过一本线,又不想复读,而且分数能达到北京农学院对你本省市的招生要求,那么就报考北京农学院吧!

  北京农学院算好二本吗?以下为学生的感受:

  作者:李樱桃儿

  现农学院食品大三学生。有好有坏

  先说好的。近些年学校疯狂盖新楼,很多学院的专业楼盖的都很好,各种硬件设施都很齐全。像是食品楼,有食品院老师的办公室,有酒窖、酿酒室、粮食加工室、畜类加工室、果蔬加工室等各种加工室,还有毒理学研究室农残研究室、微生物研究室、化学研究室等各种研究室,还有学生上课用的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以及每层都有一个小的休息的地方。

  再有就是北农的食堂,三个食堂,每个食堂两层,一层是那种普通的餐厅,定时定点的,二层是可以自己随意点餐的,从早到晚食堂不关大门都可以点餐,味道也不错,强推二食堂二层烤肉饭,以及砂锅和肉末刀削。

  还有就是环境很好,大片的花草树木,非常适合照相,拍照首先地点就是老实验楼的BUA白天晚上都可以、完全是两种风格晚上BUA三个字灯会亮。再有就是教学楼边上的银杏大道,一到秋天银杏叶变的金黄,树上地上漫天金黄,不管是照人照树照学校怎么照都好看(不过银杏果有些臭是真的,小声bb)。

  还能想到的就是学校有一个小湖,据说是拍什么剧取过景,那个小湖有一些偏僻,在家属院的附近,小湖上面有个亭子,可以拍照休息,湖里有鱼有鹅,一年四季都很美。

  再来吐槽一下个人觉得不好的地方。

  第一点要说的就是课程安排,大一课程很少,又让你有一种错觉,觉得大学很闲,一天就只有一两节课上,在学校没有什么过多的事情可以做,等到大二大三专业课程安排上来以后,每天上课上到崩溃,从早上第一节开始,一直上到晚上第十节,每天各种专业课还有实验。

  第二点,也是一定要吐槽的一点 !就是早晚自习,大一大二是有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早自习基本上就是英语,每天听一听写一写主要是和四级有关的东西,大概是7.20需要到教室,每天有人点名有人查,老师的话就看老师个人了,当初我们班老师基本上是天天来的,隔壁班就很少来。晚自习就是九十节课,每天都有人来查,你可以写作业睡觉打游戏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就是要在教室乖乖坐着就是了,没有老师管,但是必须要去。个人感觉大学的早晚自习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非常的浪费时间,早上会来不及吃早饭或者起的很早导致一天很累,晚上八点多才可以回去,回去洗澡收拾一下基本上就十点了做不了什么事情。还有就是大一明明课很少可以做很多事情,却因为早晚自习要耗在学校,而大二课很多,很难有高效率。

  对了还有宿舍,男生两个楼女生两楼,男生其中一个楼离其他三栋很远,女生一栋楼很大会迷路的那种,再有就是女生一个宿舍六个人,上下铺有独立卫生间,洗澡需要去一楼大澡堂去洗,冬天冷夏天热无力吐槽。男生据说是有独立卫浴但是屋内会变的潮湿也不好收拾。近两年也在翻修,

  个人感觉没太大区别,冬天冷夏天热,有的门窗关不严哪哪都漏风。

  北京农学院简介

  北京农学院的前身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现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学位类别。现有招生本科专业29个,其中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园艺学是北京市一流专业。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植物类、动物类)和4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类、动物类、食品加工类、管理类);建有1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172个校级签约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满足学校植物类、动物类、园林生态类、食品加工类、生物与信息技术类、经管文法类所有专业需求;拥有2个北京市级校内实践基地(植物类、食品加工类);另有8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现了所有专业实验教学全覆盖。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7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50余人,50余人次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与岗位专家。

  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400余人,图书馆纸本藏书近90万册,电子馆藏近240万册。建校60余年来,学校培养的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扎根基层,踏实勤勉,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政府管理人员、杰出的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颇具影响力的涉农企业家。北京农学院现已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

  六秩风雨,岁月如歌。新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聚焦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现实需求,全面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时代脉搏共振、与首都发展同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首都、服务“三农”、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都市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现代农林大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