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发布于:百学网 2012-12-02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知识应用(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jiá)      瓜熟蒂落(shú)     狩猎(shòu)    虚与委蛇(yí)    
B.粗犷(guǎng)   大煞风景(shà)     哺育(bǔ)      断壁残桓(yuán)
    C.桎梏(gào)     戛然而止(jiá)     角逐(jué)      提纲挈领(qiè)
    D.赡养(shàn)    怙恶不悛(quān)    造诣(yì)      叱咤风云(chà)
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_______,而是他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A.夜郎自大    况且     国是           B. 妄自尊大    况且     国事
   C.妄自尊大    何况     国是           D. 夜郎自大    何况     国事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惠普网络中国高层换帅尘埃落定,11月15日,新上任的中国区总经理岑德智首次在惠普“网络优势,尽数呈现”的媒体见面会上露面。
  B.10月1日晚上,3万多枚烟花同时燃放,打出了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历程的各种造型,烟火交相辉映,令人目不交睫。
  C.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D.某些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某报认为厂家此举真是“掩耳盗铃”。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轶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B.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C.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播出后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入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饮品,中国的茶叶很早就走出了国门,销售到海外,然而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国内的几万个茶企却抵不住“立顿”、“雀巢”等几个洋品牌的冲击,谁能否认这不是国人的悲哀呢?
    B.老百姓评价一个政党的好坏,ZD的衡量因素就是腐败。腐败就像是恶性肿瘤,对于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就保不住性命;对于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可能保不住政权.
  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现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近代节日的民族特性并没因此而消失,它的基本内容、样式还是保留下来了。
  D.新华中学“尖尖角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之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同的航空公司对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额度有不同要求,有些航空公司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
    B.2011年的汛期,黄河壶口的水流量达到了历史zui高值,湍急的水流形成了约百米宽的瀑布,昔日小桥下干枯的河道流水奔腾,景象壮观。
  C.草莓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被誉为“果中皇后”,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自然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
  D.据报道,日本某小岛近海突然有大量的深海鱼漂浮至水面,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让当地岛民感到很吃惊,并担心近期会有大地震发生。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合国医疗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艾滋病感染者。
    B.据报道,中国移动通讯公司针对往年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导致网络不通,决定对今年春节期间手机短信的发送量进行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C.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我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当地人告诉我,倾听沙子呜呜的鸣响zui.好是在清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
    D.当今社会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小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都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方面,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日常语言差不多,当然,比之日常语言它往往有更加曲折动人的效果。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的是,“献诗陈志”是必须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记载中的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被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后,再加工整理、为它配上特制的乐曲,然后才会传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 1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但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言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原本的意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在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8.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本只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内容和含义,但后世的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曾经成为过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就是指一些卿士通过献诗,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献诗有时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给君王和同僚的。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是原作本身的意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一句表达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叛臣的话。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相比于平常语言常常能产生更好的表达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能够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往往是通过诗歌的问答,来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三、文言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檐,启圭窦①,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时知县能抗贼者,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则左经,浚则陈滞,然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②,置巡卒。明年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潍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逵追败之高苑,令指挥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威名大著。
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③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曰:“宁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翦盗则贿息,贿息则党孤。”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宸濠素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曰:“我不能杀汝邪?”逵骂曰:“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其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易服哭。人怪问故,父曰:“副使,必吾儿也。”世宗即位,赠左副都御史。嘉靖元年,改赠逵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许逵传》) 
[注]①圭窦:圭形小门。②楼橹:上有望楼的战车。 ③宸濠:宁王的名字
A.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日视旗为号                            日:每天。 
    B.贼果至,旗举伏发                       伏:隐匿。 
   C.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                      超:越级。 
   D.宸濠素忌逵                       素:平时。 
  • 2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逵“有谋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县初无城,督民版筑 ②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   ③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④每事辄与密议  ⑤汝反贼,万段磔汝 ⑥曳出斫其颈,屹不动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许逵身材魁梧,且有军事才能。正德六年春,他在乐陵知县任上,修筑城墙,训练兵卒,招募死士,最终打败了流寇刘七等贼人,并因此而获得了升迁。
B.驻守武定州时,许逵筑城挖壕,修造战车,设巡逻队;第二年五月,贼杨寡妇进攻潍县,许逵在高苑击败他们,后来又在德平全歼另外一股贼人,威名大震。 
    C.许逵与都御史孙燧对剪除宁王势力有相同的认识,所以凡事都相互商议。宸濠造反,捆绑了孙燧,欲加杀害。许逵争辩未果,责骂叛寇,英勇就义。 
    D.从许逵赠送《文天祥集》一事,其父其友就知道许逵必定会在宁王造反时像文天祥一样坚贞,所以其父在未知儿子生死的确切消息时,就摆上牌位哭悼儿子。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9分)
(1)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诗歌鉴赏(2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5---16题。(12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5、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16、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试简析颈联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7---18题(11分)
村  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  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7、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

18、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感情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6分)

五、名句填写(9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5)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轴轳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_____________,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六、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了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的同时仍可以“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长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
2、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共21分)
(4)答案  A(  B.“煞”应读作shā,断壁残桓应为“垣”C“梏”应读作gù,D“咤”应读作zhà )
2、答案  C(运用搭配法判断,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国是”指国家大政方针;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妄自尊大”指对自己估计过高,狂妄地自以为了不起。"夜郎自大"则侧重于因孤陋寡闻而自大。)
  • 3




3、 答案  A(  A“尘埃落定”,比喻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B项“目不交睫”形容不能入睡。此处应为“目不暇接”C 项中“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D项的“掩耳盗铃”固有欺骗之意,但一般是指自己欺骗自己,而文中的“广告”是欺骗消费者,可改为“此地无银三百两”。)
4、答案  B(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A“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C“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形容小心翼翼,十分谨慎,存有戒心。D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5、答案  C(  A不合逻辑,多重否定不当B 两面对一面。D 结构混乱,陈述未完时话题转移。)
6、答案:B  (A“两件重 23公斤的行李”歧义  C“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句式杂糅  D 成分残缺,“让当地岛民感到吃惊”缺少主语)
7、答案  D(解析:A.“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赘余  B.“针对”缺宾语 C.“zui.好是……较为合适”句式杂糅,可以去掉“较为合适”。 )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8.答案B(A“并没有深刻的内容和含义”错,原文无此意C 对“献诗陈志”的理解以偏概全,原文中有一方面、、、、、另一方面、、、D “有时是”错误,“献诗陈志”是必须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
9.答案C(他的意思应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毕竟“人言可畏”,在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10、答案 B(“徒歌”本来是有曲调的;“就能够”一词也显得绝对)
三、文言文阅读(28 分)
11、答案B (【解析】伏:伏兵。名词。)
12、答案A (【解析】都表明许逵“有谋略”;⑤是许逵对宸濠的责骂,⑥是就义时的表现,都表现许逵忠贞不屈。 )
13、答案D (【解析】文中没有许逵父亲能够预知宁王造反的信息。)
14、翻译题
 (1)各州县大都闭门守城,有的弃城逃走,有的送给贼寇粮草弓马,请求贼寇不要来攻。(关键点:率、或、遁、遗、刍粟弓马) 
(2)许逵就任,情绪激昂地为作战和守城谋划。乐陵原来没城墙,许逵督促民工修筑防御工事城墙,不超过一个月,城墙就建立起来了。(关键点:之官、慨然、版筑、逾)
 (3)正德十二年许逵升任江西副使。当时宁王朱宸濠一党专横暴戾,许逵用法令狠狠地制裁他们。(关键点:迁、以、痛绳之)
(2)起初,许逵将《文天祥集》赠给好友给事中张汉卿,但无书信。张汉卿对人说:“宁王府必然要谋反,汝登恐怕要做文天祥吧!”(关键点:贻、无书、语人、其、、、、乎)
【参考译文】许逵,字汝登,固始县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大嘴,猿臂燕颔,性格沉静而有谋略。被任命为乐陵知县。正德六年春,流寇刘七等血洗城邑,屠杀官吏。各州县大都闭门守城,有的弃城逃走,有的送给贼寇粮草弓马,请求贼寇不要来攻。许逵就任,情绪激昂地为作战和守城谋划。乐陵原来没城墙,许逵督促民工版筑城墙,不超过一个月,城墙就建立起来了。他又叫居民在房外筑墙,墙高过屋檐,墙上凿出圭形小门,只能容一人。各家选一个强壮的人拿着刀守候在小门内,其余的人都编入队伍,每天看旗帜的动静为号令,违者以军法论处。又招募敢死之士埋伏巷中,大开城门。贼寇果然进城,旗帜一举,伏兵四起,小门内的人都跃出,贼寇非常吃惊,乱跑乱窜,全都被擒或被杀。后来贼寇多次进攻,都被击退,于是贼兵相互告诫,不敢靠近乐陵城。此事上报,许逵升官二级。当时能抗击贼寇的知县,益都县有牛鸾,郯城县有唐龙,汶上县有左经,浚县有陈滞,然而他们所抗击的贼寇数量少,许逵多次抵御大批贼兵有功,与牛鸾一同被越级提拔为兵备佥事。许逵驻守武定州,该州城墙倒塌,城濠填平,连牛马都不能拦住。许逵筑城挖壕,修建楼车,设巡逻队。第二年五月,贼人杨寡妇带领一千骑兵进攻潍县,指挥使乔刚抗击,贼兵稍稍后退。许逵追上去在高苑击败了他们,又命令指挥使张勋在沧州截击贼人,先后俘虏和斩杀二百七十多人。不久,另一部分贼人到德平县掳掠,许逵全部歼灭了他们,声威大振。正德十二年许逵调任江西副使。当时宁王朱宸濠一党专横暴戾,许逵用法令狠狠地制裁他们。许逵曾经对孙燧说:“宁王敢于专横暴戾,依靠的是朝中权臣。权臣之所以帮助他,是因为贪图他的重贿。宁王送予重贿,是借口盗贼众多,如今只有剪除盗贼才能使行贿停止,行贿停止,朱宸濠一党的势力就会孤立。”孙燧认为很对,每件事都与许逵秘密商议。到朱宸濠抓捕孙燧的时候,许逵为他争辩。朱宸濠平时就忌恨许逵,问他有什么话说,许逵回答:“我只有赤胆忠心!”朱宸濠怒道:“我不能杀你吗?”许逵骂道:“你能杀我,天子能杀你。你这个反贼,将碎尸万段,悔之不及!”朱宸濠大怒,将他一起绑了,拉出去砍头,他屹立不动。众贼兵推他按他下跪,他终究不屈,被杀害,这年他三十六岁。起初,许逵将《文天祥集》赠给好友给事中张汉卿,但无书信。张汉卿对人说:“宁王府必然要谋反,汝登恐怕要做文天祥吧!”许逵的父亲在家居住,听说江西有变,杀了都御使和副使,马上做了一个牌位,换了丧服哭悼。有人奇怪地问他原因,许父说:“那个副使必定是我儿子。”世宗即位,追赠许逵左副都御史。
嘉靖元年,改追赠他为礼部尚书。
四、诗歌鉴赏(23分)
15、①开篇点题“怀乡访古”,并点明时间和地点。(2分)②“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2分)③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首尾呼应。(2分)
16、①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落叶飘零、寒云惨淡的萧瑟秋景,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凄凉的的心绪。(2分)②“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表现出作者心头之吃惊;(2分)③“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2分)

17、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声有静;朱诗写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5分)。
18、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以声衬静,突出村夜的宁静;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3分)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说明明月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3分)
五、名言名句默写(9分)
19、(1)君子生非异也(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羁鸟恋旧林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庄生晓梦迷蝴蝶
(7)横槊赋诗  (8)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 4




20、作文(60分)
审题解析:作文材料中的五种镜除了具有实用性以外,在特定语境中,还有不同寓意。望远镜能从空间距离引申到时间距离,产生“远见卓识”的意涵;显微镜让我们联想到洞烛幽微,明察秋毫;反光镜照出我们的背后,是反视,也是反思;哈哈镜给人以幽默,也能引发对真与幻、原形与变形的辩证关系思考;三棱镜折射出绚丽的光彩,启示我们要善于在寻常中发现美……每一种镜都有着多元的释意角度。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镜加以组合生发,进一步拓展了意蕴空间。可以说,想象有多丰富,这几种镜组合产生的意义就有多丰富。五种镜可以任意组合,使考生在选择材料时有较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比如:可以写人生,年轻时更多的是展望未来、充满憧憬,拥有“望远镜”;老年时更多的是反思与回顾,放不下的是“反光镜”。可以写成功需要“望远镜”,要志存高远;还需要“显微镜”,要从小事做起,要做好细节;还需要“反光镜”,要时刻反思自我。可以写生活需要进取,要面向未来,扣住“望远镜”;生活需要幽默,难得糊涂,紧扣“哈哈镜”;生活需要发现,做个有心人,就像“三棱镜”……
文体选择简析:在文体选择方面,与五种镜相适切的文体也是多样的,议论性文体要围绕同一论点提出不同分论点,易于扣住题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的要求,喜欢叙事的考生可以记叙与镜有关的故事,长于理性思辨的考生可以从镜中感悟人生,科学知识丰富的考生还可以撰写科学小品,等等。除了诗歌之外,考生可以任选文体,自拟题目,充分施展才华,彰显个性。

 
  • 5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