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戴氏科学课凭什么像语文数学课一样重要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4-10

  为什么需要具备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次将小学科学课程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就是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国家政策支持

  获得受用一生的本领

  今天的好奇宝宝,就是明天的发明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鼓励他们发展各项技能探究了解周围的世界,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瑞尔森大学理学院院长Imogen Coe博士写道。

  孩子通晓科学知识,能使孩子们享受科学带来的那种探索的乐趣。鼓励你的孩子们去学习科学,能使他们获得受用一生的本领。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结构同一般公众相比,有其独特的群体特点,例如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具有学科化倾向、学生间差异明显等。因此,面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尤其重要。

  科学课程

  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中所得到的科学知识,对于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有益的,但效果有限,因此,以课程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要。小学的科学课程,从量和质两个方面保证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课程系统地、分层次地学习,保证了学生对科学认知的逻辑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保证了自己所确认的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科学课程成为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

  科学阅读

  在小学阶段,阅读通常是语文教师所提倡的活动,通过学生阅读,实现学生的语言积累、文学积淀、知识拓展。就科学阅读来说,把握其内涵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科学阅读要从科学知识入手。首先要阅读与科学知识直接关联的内容,这些关于科学知识的阅读内容,不是那些专业的物理知识或化学知识,也不是关于如何迈开双脚走路的知识,而是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这个“最基本”应当结合并满足小学生的生活状态。

  科学技术活动

  这里说的科学技术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科技制作、创造发明、科技论文、实验报告等活动。这类活动不同于科学课程中的科学实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验证、探究,而是一种脱离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非教学活动。

  给学生一个平台,激发他们的科学精神。通过调动学生本人的整体科学素养,让学生提取自己关于科学的一切认知,寻找或实践操作技术和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一个综合系统的提升机会。

  如今,有些小学还成立了科学技术社团,虽然它们与科学课一样都有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差别极大。这种社团大多以活动或项目形式出现,因为在项目活动中,学生能够将动力与兴趣相结合,从而更容易开展创新性活动。

  生活实践

  如果以上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话,那么还应当注意一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生活中,孩子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思考;在实践中,孩子将生活本身当作一门关于科学的学问,将在科学课程、科技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与思想带到生活中来。做事做到严谨认真、推测做到有根有据,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情感态度的升华,只有这样科学素养也就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