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头,一斤米一餐还是吃不饱
1979年,马剑文科复习班复习了一年,结果7月发榜,名落孙山。
夏天,天热,老父亲干完农活,抽着闷烟,一言不发。直到有一天,突然对我说:“官屯电排站要浇水泥凳头,你跟着去干活”。第二天,母亲用网兜给我准备了一杯中午吃的菜和一个大号饭盒。就这样跟着师傅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到了官屯电排站边上的道地上。
干的活主要是,先从道地边上把沙子、石子挑来倒在一起,然后再在边上仓库里搬出水泥,和沙子、石子混在一起,最后是一个人倒水,一个人用锄头,两个人用洋锹进行翻盘。通过二次翻盘,然后将混凝土挑过去倒进铁制的水泥凳头模具里,过几个小时后又去水泥凳头晒点水。干活,还算健个。
一双手可以一次性搬二包水泥,水泥重一包100斤;翻盘水泥的速度也跟得上。中午吃饭时,一斤米一餐。干到下午3点多钟已经感到肚皮饿了。活干到太阳落西山,回到家,人感觉有点吃力,“腰酸背痛”的,尤其是手,起了许多水泡。母亲发现我手上起水泡,就给我准备了一双手套。就这样,一直咬着牙,哪怕手里起血泡——洋锹捏住都很痛的情况下,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但就是这样子拚命做,还只有一块多一天,只够吃菜吃饭、买几双手套……八月底,老父亲又对我说:“你看看做生活好还是再去复习读书?”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原来父亲是想用这种做苦力的劳动体验,让我重新认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于是,我对父亲说,还是去复习吧!人,一旦灵魂被唤醒了,就会自觉主动去学习了,通过这一年的复读,我最终实现了“从穿草鞋到穿皮鞋”的飞跃。
陈剑云 生涯见荣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