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尽头是什么?
炒股的尽头是什么?
作者:小羊投资
我有一位女同学,目前专注于投资银行股。她的账户中充满了各种银行股,包括工行、光大、招行、交行等,涵盖了波动大的银行、大盘银行和中小盘银行,也有分红较高的银行股。为什么她钟爱银行股呢?
其实以前她并不看好银行股,觉得它们一直都是不怎么动的鸡肋。她对我说过:“银行股就是那种不动,也能赚钱的东西吗?”那么她是如何与银行股结缘的呢?在上一波牛市的第一次暴跌后,她的账户里持有的都是小盘股,尽管投入的资金并不大,只有十五万元,但亏损了五万元。她非常焦虑,担心再次下跌,问我该怎么办。
我建议她在反弹后卖出,因为第一波杀跌之后,许多股票的估值还很高,未来可能仍会有大幅下跌,反弹后亏损了一万多后,我建议她买工行股,当时每股价格还不到四块,年分红超过5%。我说了这番话后,她觉得我在逗她,认为我给她推荐的是不涨的鸡股。她还提到,分红只会减少自己的钱并需要缴纳税款。于是我向她解释了买入的逻辑和分红的意义。分红与股价无关,只与持有的股票数量有关。例如,持有五万股,每股分红四毛,那么总共能分红两万元。如果股价是十块,你能用分红买入两千股;如果股价是五块,你能用分红买入四千股;如果股价是两块,你能用分红买入一万股。除权后,股价越低,你能买到的股票就越多,第二年你的分红就更多。
如果你打算投资几年,你会选择用10块、5块还是2块来购买分红?她说当然是2块啊,那么便宜。那么你希望股票是否除权?她说当然希望除权,因为除权后股价会更低,能买到更多的股票,下一年的分红也会更多。同时一年都不需要交税。我告诉她,用2块的价格购买股票是不可能的,每股分红四毛,你甚至用五块都无法购买到。
原因是什么呢?她说,因为太便宜了,用2块购买,每年分红四毛,几年就能回本了,用5块复投,八年就能回本,剩下的都是赚的,当然不可能。随后,我又问她,现在工行的股票价格每股四块多,每年分红接近0.25,大约超过5%。你觉得这样划算吗?她说,工行的盈利应该没有大问题,长期来看,每年分红0.25,几年下来成本就是2块多,如果股价稍微上涨一点点,那么收益就是不容忽视的。我觉得她有点明白了,于是再问她,你现在觉得购买工行股票能不能让你睡得好觉?
她说可以,那我们一起购买一些。我说好,我们买一些,她又额外增加了资金,达到了40多万元,购买了不少股票,并获得了分红。两年持有后,她分红了两次,加起来一共超过了7毛,成本大约为3.5左右。在这两年的熊市中,工行的股票涨到了7块多,她卖出了。这两年间,她还中了8个新股,都不是很大的,总共赚了一万多,几千和两万多不等,加起来不到15万元,账户中的资金突破了100万元。在调整之后,她又开始低位吸纳,只购买那些便宜的银行股,基本不碰小盘股了。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起步只有40多万元的资金,现在每年分红超过5万元,并且还有新股可打,一年的收益可以达到15%至20%,运气好甚至能达到30%。我为什么还要去赌小盘股呢?一年5万到10万的稳定收入多好。分红我继续购买,分红我继续购买,只要不破产、不退市,分红不变少,我就会一直持有,股票数量越多,分得越多。晚上能安心入睡。”再过了两年,她依然会向我炫耀自己中了新股。
她的心态非常好,目前每年可以分红超过6万元,用来购买更多的股票。她说:“只要股票不大涨、不翻倍,我就不卖出,越跌我就购买得越多,未来每年能分红十万,而我的投资只有40万元。”这就是买入银行股、靠分红、长期持有的真实案例。你觉得可行吗?
炒股到最后其实是重复简单的事情,真正的道理是极其简单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是炒股的最高境界。思维越简单,交易也就越简单。将交易技巧简化,化繁为简。同时,适应市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真正领悟的状态,而非强迫自己去做。炒股的领悟过程是相似的,就像溺水千里,只需一瓢饮。从处于亏损的状态转变为平衡,再转变为盈利,大多数股民刚开始进入市场时,总想把每只股票从头吃到尾,但经过数年的经历,最终没有收获。最后他们痛定思痛,只专注于某一种形态。一旦领悟了炒股的道理,人生就像觉醒一般。
在炒股的路上,人们可以从各个方面获得启发和经验。有些人通过参与投资实践来学习,有些人从书籍、讲座和论坛中汲取知识,而还有一些人从身边的成功案例中获取灵感。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积累和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持有银行股并依靠分红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银行股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可观的分红回报。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银行股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并且随着持有股数的增加,分红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当然,作为投资者,在选择银行股时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风险评估。我们应该关注银行的盈利能力、负债结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此外,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总结而言,持有银行股并依靠分红可能是一种理性和收益稳定的投资策略。然而,每个人的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不同,因此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建议您仔细考虑自己的情况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