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变味的教师节

发布于:百学网 2013-09-07

变味的教师节

变味的教师节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近若干年,教师节已经变味了。
      很多学生,很多学生家长,很多教师,提到教师节,都是一声长叹,似乎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看学生这边,教师节既呈现出些许真心,又呈现出许多无奈和乖巧。
      在九月上旬,学生们或忙着给老师送贺卡或礼物,或忙着东奔西走上门看望老师,或忙着请老师聚餐。学生们忙,有人是出于真心,有人是出于无奈,有人是出于乖巧。
      真心,用一声或一条问候表达,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是,在规定时间,按规定程序,用贺卡和礼物、看望和聚餐等形式表达,在程式与陈套的重压之下,真心之真必然退场。
      无奈,不自愿而又不得不做,或因为压力,或因为逼迫。出于无奈,无论是问候,还是贺卡与礼物,都不是好事。
      曾经有几位年轻父母对先鉴说过孩子们的无奈。每年九月上旬,孩子们都要为贺卡或礼物操心。一两个同学给老师们送贺卡或礼物之后,老师们特别高兴,或在课间公开地表扬他们懂礼貌,或在课堂表扬他们有品味,于是,其他同学便不得不跟进。孩子们既要打探与琢磨老师的趣味,又要侦察与选择恰当的送出时间,以博得老师的欢心以及建立在老师欢心基础之上的平等。教师节贺卡或礼物甚至聚餐,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负担。
      还有多位年轻人给先鉴说过大学时代的无奈。每年九月上旬,辅导员都要大讲尊师重教的意义,并建议同学们利用教师节和所有任课教师“交流”。于是,大学生们每年九月上旬都要做三件事:一是由班干部和同学代表出面,请辅导员和相关学生工作者若干人聚餐;二是以班级全体同学名义给所有任课老师送贺卡,当面表达“感谢”与“敬意”等;三是在九月十日当天,在每一堂课上课之前,在讲台摆上一枝花或一束花或一个花篮,并在黑板(或白板)写上“祝某某某老师教师节快乐!”三件事加在一起,不仅要花不少经费(学生上缴的班费),还要花大量精力。同学们一万个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做,还要装得很高兴。
      乖巧,往轻处说,是卖乖,是取巧;往重处说,是奸滑,是诡诈。在现代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与研究生群体之中,乖巧者数不胜数,无处不见。
      曾经有两位研究生来访,和先鉴谈为学与为人、立业与立身,说到两位同门师兄的乖巧,言辞之中流溢出遮掩不住的愤慨与无奈。甲师兄巧于组织,总是巧妙地充当同门师兄师弟、师姐师妹的老大。他几乎不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也似乎不太具备研究能力,每次领取研究任务,他张罗得最积极,对同门,俨然导师助手,对导师,俨然同门主心骨;每次汇报研究进展,他总是巧妙地成为主要报告人。不仅在学术活动中如此,在日常活动中也是如此,他探得师母生日,每年都鼓动同门为师母买生日礼物,鼓动同门在九月十日给导师送礼物,买礼物,他既不出钱也不出力,送礼物,他总是在场,而且,进导师家门时,礼物总是魔法似地拎在他手上并由他亲手交给师母。他深得导师喜欢。乙师兄巧于礼仪,总是巧妙地充当同门的明星。每有新任务时,他外婆或外公正好生病,他没法参与;每有学术讨论时,他姨妈或母亲正好住院,他没法参加,只能恳请导师允许他单独上门“聆听教诲”。他平时几乎不露面,也不太和同门往来,但是,每年九月十日他都会冒出来,给全体任课老师送贺卡与礼物,邀请导师和同门聚餐,在聚餐会上,向同学们宣讲导师的“高深学问”、“高尚人格”、和对学生的“大恩大德”。乙师兄也似乎深得导师喜欢。甲乙两位师兄深得导师喜欢,而其他踏踏实实做事与做人的同门,却不太受导师欣赏。


       看教师这边,教师节似乎只能呈现出可怜。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在九月十日这天,或者说只有借助九月十日这天,才能获得学生的人际关怀(interpersonal concerns)或交际关怀(communicative concerns),这就是说,只能获得学生人际关怀或交际关怀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这是一种何等冰冷的师生关系!处于这样的师生关系中的教师不可怜吗?
      如果这份关怀是出于真心,这种可怜只是教师身份的可怜。
      如果这份关怀是出于无奈,这种可怜则可能是教师业务的可怜、道德的可怜与人格的可怜三者之一,或三者俱二,或三者俱全。对于任何一种行业,业务的可怜、道德的可怜和人格的可怜,如果漫延为普遍性行业性现象或特征,就必然导致并日益加重行业身份的可怜。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这可是千古至理。
      如果这份关怀是出于乖巧,这种可怜则可能是交织型可怜,既包含教师的身份的可怜、业务的可怜、道德的可怜与人格的可怜,又包含学生的与学生家长的种种可怜。这种交织型可怜,是教育的可怜,是教育界的可怜,是整体社会的可怜。
      父子或父女感情深、交系好,父亲节是没有必要的;一旦父亲节成为父子或父女双方的精神期待或表达机会,父子或父女的感情与关系一定存在某种危机。母亲节对于母子或母女,必要性和父亲节对于父子或父女完全相同。细水长流,流深水静,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教师节对于师生,和父亲节对于父子或父女、母亲节对于母子或母女相似,必要性取决于感情深浅与关系好坏。变味的教师节呈现的是,正常的师生关系的变味与健康的师生感情的消逝。
      细水长流,流深水静,双向地。
      于教师(真正的育人者,而不是靠教书混饭的人),是润物无声,是无声地护佑学生成长;于学生(真正的学习者,而不是到学校混文凭的人),借用一句歌词,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是无声地成长,或者说是不需要想起成长而成长。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成长,学生给教师的回报只有成长。抗拒成长,逃避成长,给老师说千万句“教师节快乐”或千万句“师恩难忘”、千万句“祝福”,都是假话、空话与大话。

      归来吧,健康的师生感情和正常的师生关系!


补注:
      近若干年,每年九月十日,鉴都到外地考察,八号或九号下午出门,十一号或更晚回校。在外考察期间,学生或未录入电话号码簿者来电,鉴一律不接;发来教师节问候短信,鉴一律不回复。
      鉴尊敬传道于鉴、受鉴以业、解鉴之惑的老师,鉴从来不在教师节与他们联系,但是,鉴一直惦记着他们,一直与他们或他们的家人保持着联系。 收藏0 分享理性思考,文明发表,传播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