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民办学校择校,不能只听学校怎么讲,家长需注意“三不要”
从5月中下旬开始很多地区的小升初就正式开始了,就在今天早上我还接到一位外地朋友的择校咨询电话。
其实这个问题就比较尴尬,朋友纠结的是两所民办初中学校去哪所的问题,但我不是本地人所以对这两所学校完全都不了解,这种情况下我能给出的意见只能是靠分析朋友已经知道的信息做出一个判断而已。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我给出了自己的一个意见,推荐其选择其中的一所,而这所初中并不是他们当地每年考上重点高中最多的那所。
挂了电话之后我总结了一下我们之间的交流,再结合前段时间一直被身边朋友问选择哪所学校(一般问这个问题的大都是问去哪所民办初中的),我总结了一个“三不要”的民办初中学校择校注意事项。
这不是说其他的注意事项不重要,只是综合各种资讯以及我们自身的体验(我家去年小升初,也是去的民办)挑选了6点需要家长一定要注意的问题而已。
不要不好意思问
有很多家长在跟择校前的探校交流时表现得非常“被动”,最典型的问题是总是在听,而每每有别人问出问题时自己又非常的关注——因为那些问题实际上也是自己想问但是没问的问题。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的家长是觉得可能自己问的问题不够大、不够上档次,都是一些小问题,所以问出来会让别人笑话?
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越是一些所谓的小问题越能检验出一所学校在细节管理上的差异。
而问题的最关键是你需要知道孩子未来几年的初中生活,“学习”确实是他们主要要做的事情,但是各种各样所谓的“小事儿”却依旧会在每天影响着他们的。
比如最简单的餐饮问题、饮水问题,吃得如何、什么样的饭菜搭配等在很多家长眼里可能不是个事儿,但其实如果自己孩子在饮食上有一些偏好(未必是挑食)的话,他们每天都可能需要“忍受”“煎熬”,而长期来看必然是会对身体有影响的。
还有就是面对学校的“盛情”,别不好意思拒绝和表示不认同等。
你要知道几乎是所有的民办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在宣传的时候会把话说得很漂亮,姿态摆得很低,这不仅仅是会“迷惑”住家长,其实ZD的影响是导致很多家长变得很拘谨,不好意思问不好啥意思质疑。
事实上你问得越多对方才会更相信你是“目标客户”——只有对其有一定兴趣的人才会不断刨根问底,只有对孩子教育本身很重视的家长才会想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第一个“不要”,我给了“不要不好意思”。
不要只看过往成绩
在这点上我个人是非常有感受的,因为我孩子小升初择校的时候,我们放弃了那些往年中考成绩非常突出的民办学校,却最终选择了一所新开的学校,成为了其首届学生。
不是说“过往成绩”不重要,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数据,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事物。
很多人会把这些成绩归结为“生源好”上,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好生源只是一个条件,而教育的最大魅力之一还在于“改变”,纵然有好的生源,如何能够在未来三年(我们是六三制)里在全新的阶段性学习里进一步提高,这本身的变化是需要太多因素来影响的。
最典型的是你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并且结合这些特点来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需求以及最重要的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比如我说个典型的例子:
极致的应试教育是一些民办学校成绩突出的不二法门,他们每天的课时安排的很多,作业也很多,各种大小测试不断,孩子们每天甚至就连周末也要很辛苦的学,熬夜简直就是日常学习的常态。
这种学习模式放在小学、初中阶段只要学生能够坚持熬下来,那么是肯定会出成绩的。
但这种学习的模式适合自己孩子吗?是自己想要的模式吗?
如果你的孩子本身学习态度是没问题的,且你还很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等,那么去这样的学校学习毫无疑问是不太可能给你们这样的自主支配时间的。
如此,这所学校即便是有再好的中考成绩表现,其实也是不符合你们教育需求的。
但如果家长、孩子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模式是督促、鞭策自己的zui.好选择,并且有信心坚持下来,那么毫无疑问去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很适合的。
不要惦记着可以撒手不管
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择校的目的很简单——找一个能管住孩子的地方。
其实很能理解这些父母的想法,一方面是有的父母确实是在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在学习本身上无法给孩子太多的知识上的帮助,另一方面是这个年龄的很多孩子确实是也管不听了,所以父母觉得把孩子送到一个“管理严格”的学校替自己管着孩子。
孩子的教育本身不是只有学校教育的。
尽管在学校教育中他们也会接受到很多的三观教育等,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其实终究还是以文化课学习为主的。
老师再厉害也没办法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个阶段偏偏又是孩子们三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各种来自身体上的、思想上、精神上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想要“脱身”不说可能与否,从为了孩子的角度去看也确实是不负责任的。
即便是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寄宿学校也不要觉得就没自己事了。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初中阶段父母是放不了手的,等到了高中阶段会好很多,到那时候就会开始出现即便是父母想管也没法管、不需要管的情况。所以初中时期家长zui.好还是做好跟小学阶段一样的准备——全面参与、适当放手。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