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综合排名第二经验分享
【写在前面的话】
有过学弟学妹过来问经验,总是零零碎碎地说,离考研最后结果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中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现在才着手写经验贴,希望能够帮到一部分人。
一、基本情况
本科是省内普通一本社会工作专业,考研初试总分是396分(政治是80,英语85,专业课一是111,专业课二是120),初试排名第三,复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二。
二、关于择校
这个我可能没有办法给大家太有建设性的意见,因为从我决定开始考研开始,我的目标基本确定是华师。有学妹们过来问我择校的问题,我想关于这方面我有几点想说的。
(1)综合考虑,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
没有哪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哪个决定是能兼顾所有的。在选择院校的时候,无非考虑的主要就是学校所在城市、专业排名情况、考研成功率、校园环境(包括软硬设备是否健全)、经济因素、家庭因素以及感情因素(男女朋友)。这应该是影响大多数考研学子择校的主要因素了,但是不会有哪所学校完全达到你的标准,即使有,那也是很小的概率。例如,我有考虑去北京或上海,那么吸引我的就是可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但我需要面临的就是经济因素、离家远、本科经历不占优势、城市发展快日后压力大等等。最终考虑到这些因素,我还是直接就确定了华师。
(2)坚定目标,切忌摇摆不定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因为很多原因,目标院校一直在变,当然及时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院校是好的,但是给自己留了太多选择未必是件好事。可能最后就变成了摇摆不定、极度怀疑和否定自己,考完试以后给自己留下遗憾。不给自己留退路,或许面前就有一条通向终点的路。
三、关于专业课复习
我的本科专业成绩也算是不错的,但也基本用功在期末,学期间的积累比较少,只要少数比较感兴趣或者比较难的课程会花比较多的心思。所以初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像是重新自学一遍,很多知识不熟悉或者是已经忘记了,一些认真对待过的部分还有些记忆。那基本上我的专业课复习分为三个阶段(但最后我的专业成绩并不是很优秀的,建议大家把专业课的战线拉长一些,尤其是实务部分的内容,不能轻视):
(一)3-7月:
主要以熟悉教材、整理复习笔记和熟悉笔记为主。在这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里,因为家庭原因,只要大型节假日我都会回家,所以这就会少一部分复习的时间,然后初期没有固定的自习教室,在找教室自习上也会浪费很多时间,除此以外主要就是看书,看书。
第一遍的时候,边看边画线,圈出不理解或者自认为很重要的句子。(第一遍下来,没有太大印象也基本上是正常的)
第二遍的时候,边看书边看买来的或者学长学姐赠送的笔记,将笔记上的内容进行补充,这一遍速度会稍微快一点,在理解上也会加深一些。
第三遍的时候,快速浏览一遍,着重看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检查笔记上是否有比较重要的遗漏处,避免后期背诵时有偏差。
(二)7-9月:
这两个月时间里,因为有专业见习和暑假回家休息的时间,所以真正用于复习的时间只有40天的时间,再加上政治和英语都要加大复习力度了,专业课的时间就被压缩了。这一阶段因为对社会工作概论的内容了解太浅,所以加看了综合能力和综合实务这两本书,并决定主要围绕综合能力这本书来复习概论。
(三)9-12月:
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切实搭构知识框架和背书,一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整理并背诵三个基本工作方法里面的具体内容,所以进展很慢,后期熟悉以后并利用艾兵豪斯记忆曲线的表格背诵以后,虽然进度上比较慢,但是内容都是扎扎实实地记在脑子里,基本三本书这样背完,内容就已经记得八九不离十了,然后再继续按照之前的模式反复进行。
(四)12月初到考研:
剩下的日子里,天气太冷遭不住,到了室内背书人就懒散了很多,再加上已经到了一个倦怠期,在专业课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复习过程,有几点我要着重说明的是,我的进展是比较慢的,暑假我的同学已经开始背书了,但是我还在看另外两本书的阶段,说不慌是假的,但是要给自己定好目标,不要乱了阵脚,踏踏实实地背完记完就一定会有收获的。所以进展快慢都OK,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专业课除了上面提到的两本综合,我还看了个案以及小组的课本,还有一本是我复试期间被惊艳到了《核心考点》,内容非常全面,基本囊括了这么多本书的内容。)
四、关于英语复习
我的英语基础应该算是比较OK的,四级596分,六级是裸考低分飘过,之后就基本没有再系统学习过英语了。一开始复习英语的时候也是很挫败,很多单词忘了或者是释义就在嘴边但怎么也不记起来。英语复习就主要从单词、、长难句、真题部分分别来谈吧:
单词部分:
记单词记单词记单词!!!不记单词就根本没有办法继续后期的复习。我记单词使用的是《恋恋有词》,不推荐配套视频,有点耽误时间。我是每天记一个part或者根据内容多少调整,记完以后就默写。书记完三遍差不多,就开始打卡扇贝上的考研词汇,连续打卡120天,反复记了差不多三遍,和单词书上的单词不一样,遇到我不熟悉的单词,我会用抄下来,反复记忆,隔天回忆,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头复习。
长难句部分:
考研英语难就难在对长难句的分析,基本只要有长难句,就一定会有考点的出现,而分析长难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我一开始看的是文都印发的长难句解析和唐迟老师三个小时的长难句解析视频,在对长难句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之后,我才着手解题。
真题部分:
应该是在单词记完三遍,长难句有了大概念以后,我就开始了真题。
第一阶段;
一开始上手的是英语一前10年的真题,题目难度大,生疏的单词很多,刚开始做题,一套题下来错8、9个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气馁,要相信万事开头难。遇到不能理解的长难句就摘抄下来一点点地去分析(摘抄有点费时间,也可以在试卷上进行),不会的单词也是摘抄到本子上,在词典上查阅(推荐欧路词典),做完题目以后就慢慢地口头翻译文章,对着解析去看题目,找到答案的关键点。千万要有耐心、踏踏实实地完成前期的工作。做完英语一我就开始直接做英语二的题目,不过近三年的题目没有动留着后期模拟,因为题目形式有变动,难度也有所下降,所以正确率也会有提高,但还是会错6个左右,依然还是按照前期的模式一步一个脚印地分析句子、记单词。英语二的试卷很少,结束以后我还是选择继续做新题,又开始做英语一近10年的题目(18和19年的试卷留到最后模拟),和之前一样的套路做题。
(这一阶段做题就是不断挑战自己耐心的阶段,错的多纠正的时间就很长,一天做一篇,前期错的态度经常两天才抠完一篇阅读,很费时间,但这也是在慢慢积累的过程。)
第二阶段:
相较于其他同学,我在做新题上花的时间很多,但是每一篇我都是有认认真真地分析,以至于我的试卷上全是花花绿绿的一片。这一阶段开始做之前做过的题目,为了第二遍做题时没有太多前期的印象,所以我从最开始做的英语一题目开始做,这一阶段有了前期的接触,单词和句子基本都能搞定,但是往往和正确答案擦肩而过,忽视了很小的细节就会做错,找对了地方找不到答案的感觉也是让人很绝望的。所以在第二阶段,我做题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分析题目和答案上来,这是什么样的题型,答案一般是什么样的风格,在无法一眼排除错误答案时要回到原文里仔细分析,句子里暗藏哪些“杀机”?也还是一题题地分析,在做到英语二的题目时,有了前期的积累,分析起来会很快,也会整理出自己的一套思路来。(我不建议直接看学长学姐整理出来的,虽然省事,但是自己的领会少也一样用不到做题中去)。这个时候正确率会提高,做错的题目基本也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这一阶段还要穿插作文的复习,基本和大多数人一样,背范本。但是我自身有一个小技巧,小作文背完范本以后,对着真题范文又接着背,背完以后自己整理出模板和比较百搭的句子,大作文篇幅太长,背完基础十篇也没有太多时间背诵了,所以在看真题的时候,对着图表自己简单地写一些句子或者内容,用中文也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尤其是第二段里需要对图表内容的引申和解释,这里思路更重要。思路清楚以后再去背大作文,注意和学习其中的用词和思路。(英语一的题目基本还是上面这个套路,但是英语二的时候因为有了很多积累,后期基本就是四篇阅读一起完成,再单独完成阅读,完型和新题型这些客观题部分,也还是在解析上花的时间最多。)
第三阶段:
模拟真题。模拟真题我买了答题纸,拿留下来的五套题目模拟,这也是在临近考试前期了。zui.好约着小伙伴们一起做,这样比较有氛围,时间也是安排在下午2点开始,慢慢形成一个生物钟(我前期也基本都是这个时间段做英语题目)。做题目的时候要排除一切干扰,除了作文,其他部分都是要一气呵成的,因为前期的慢,所以到了后期做题速度把控得很好,并且正确率也很高,最后几套题我的阅读基本都是全对,主要丢分在完型和翻译。
(英语复习要耐心务实,有很多时候就是很崩,为什么总是错总是做不对,但是只要相信把功夫做到位,地基扎牢,最后的结果就不会太差。)
五、关于政治复习
政治复习不多说,首推涛涛的视频和肖大爷的书,肖大爷的题目很基础很基础,抓住这部分的题目分数也不低了,但是如果想要拔高一点的同学,可以做一做考研政治1000题微信小程序里面的题目,问题角度会刁钻一点,但是可以弥补很多漏洞(勤做笔记)。不推荐涛涛的题目,个人感觉会不太成熟,会有抠字眼这样的题目出现。其余的就是背肖四肖八,按部就班地背,考研前期出得时政小册子也要多看看,现在的题目很灵活,多了解一些内容,答出来的内容才更加灵活。
六、关于复试
我一直以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很有运气的人,以前期末经常会遇到我偷懒没有背的地方,正好就考到那部分内容,所以考研的时候我就是撒大网,我想让自己变得全面一点,覆盖面更广一点,这样会费很多时间,有的时候还是会遗漏部分内容,但是好处就是,你对知识的脉络更清晰,记忆更准确,也更有话说。(扯远了~~)
但是,复试真的是很走运,抽到的题目比较灵活,关于疫情方面的问题,提前做了准备,整理了一些资料,所以没有很大问题,英语口语部分,就很认真地表达我脑子里的中文内容。最后成绩让我很惊喜,但是我想还和一个原因分不开:就是自信和大胆。我复试当天,设备突然声音很小,自我介绍开头说了三遍,老师们还是摇头听不见,最后是一位老师提出在老师端进行调试,我当时出了一身冷汗,下一秒感觉就快绷不住了,但是一开口马上就有了底气,也不怕自己说的有多糟糕,最后顺利地答完题目。虽然前面耽误了一分多钟,最后结束的时候还有时间,而老师们也没有问我任何关于简历上的内容,答完题目就出来了。
七、【最后还有一丢丢】
首先,考研结果很重要,过程也很重要,这是一次考验你的耐心、决心、自制力和勇气的经历,也是一次系统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比如很多人会为你考研创造良好条件、为你加油打气,所以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让自己每天痛苦地挣扎,要乐在其中。
其次,关于作息时间和复习进度,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安排。我基本都在7点左右起床,等我到楼下的时候,共享单车都很少很少了,真的有很多人起的特别早睡得特别晚,但是这是建立自己的作息规律和身体基础之上的,对于我而言,吃饭和睡觉很重要,所以我一定会保证这两件事的时间是能够满足我基本需求的,起得晚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够保证一上午或者一天都能够精力充沛就行。
再次,关于放松,其实这个过程真的是个自我修炼的过程,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就是某一天复习不进去了。没关系,不如就好好休息一下,和研友一起聊聊天,或者吃顿火锅逛逛街就好了。不过对于我而言,zui.好不过额办法就是睡觉,第二天起来就什么事情都过去了,以新的心态去面对今天的自己和要完成的任务。切记,不要把不愉快留到明天。
最后,关于经验贴。和很多人一样,我在考研之前在知乎里看了很多人的经验贴,还有直系学姐的。但是当时我就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要照搬过来的,我肯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并且在看了一部分经验贴有了大概的复习流程以后,不要再继续海量看经验了,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耐下心来去实践,等到会比较迷茫的时候再去看看,或者你开始复习哪一门课的时候,再针对性地看某一部分的内容。
今年的你们面临很大的挑战,也有很多人问过我在家复习静不下心来,或者家里会有琐事打扰自己,我建议是有条件的和朋友租一个小房子住,或者和家人沟通一下关于考研这件事对你的重要性,当然啦最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地安排和分配时间,完成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可以每天列任务,每周也可以),效率是最最重要的。
最后推荐一些公众号:
社工客
社工考研帮
邂逅社工
羡鱼考研
阿牛哥考研
最后的最后,祝所有考研学子最终都能成功上岸!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