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思维,完全不同于本科
台湾汪汎森院士的讲演文时,也说过研究生完全不同于本科生的地方是,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正因如此,读研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痛苦的,特别是如果你的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不入门的话,会更困难更麻烦。
某读研同学总结
(科研)论文的训练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大的方面讲,无论是对于高考、硕士、博士及留学的学业规划,还是工作,甚至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要举一反三,认真对待。
从小的方面讲,比如做论文,于我而言,在导师基本不管的情况下,不管是写综述,还是写期刊论文,仍能在论文方法论与具体示范的指导下,但凡遇到问题(例如期刊论文的修改,不论是语言层面,还是逻辑层面),不会向以往那样感到茫然,会想到解决方法去独立完成,当然这个过程也很痛苦,可毕竟行驶在正确的方向上,只要坚持执行、多加思考、向优秀范例学习,最后再加上导师一点建议,自然而然问题便会慢慢解决。
总之,论文训练是多年来对我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次经历。
最后,感谢论文训练指导与同学们的陪伴。''我一定要做好科研论文,我一定能做好科研论文'',以此时刻激励自己。
考研上岸之后的路
某网友:老师我去年9月初咨询过您,今年上岸一个末流211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两天学校统计了他们本校升学的学生名单,30个同学有一半本校,但都是跨专业和我一样。新学期怎么跟他们竞争呢?又想发文,又想入党,又想拿奖学金,又想当学生干部,可是精力有限,觉得干不完。从河南人生地不熟地跑过去,有点没信心。
点评:读研的规划完全不同于本科,不能再拿本科阶段的标准规划读研学业,那是错误的。读研的关键是科研和论文要入门要突破,而不是这位同学自己想象的那样。你可以借鉴参与一下上边的案例。
总之,读研的过程,并不因专业不同而迥异,科研是相通的,方法是类似的。聪明人善于借鉴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于登着前人的肩膀前进,而不是自己再从零摸索走弯路。
坚恒勇毅 教授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