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的各种疑惑困惑和基本的常识
有关读博的各种疑惑困惑和基本的常识ABC,在本文教授结合二十多年的求学和治学及观察思考,做了详细总结,列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值得收藏和分享转发。
一、是否应该读博?
1、博士慎读: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不要认为读博就比读硕士发展更好收入更高,这是错误的想法。通常读博是在硕士毕业基础上,更专注更深入更抽象的研究过程,如果你对科研不感兴趣,如果你读硕期间论文已经非常头疼了,如果你的将来事业规划目标并不是科研院所的,如果你不能甘做冷板凳,如果你的目标是挣大钱挣快钱,你就不要读博。
2、这些人必须读博:a)医学领域,无论将来的目标是什么,尽量力争读博再就业是正确的选择。b)事业目标是做大中专院校的专任教师,必须读博拿到博士学位,因为接下来十年内很多职业高中的老师都开始有博士学位了,如果你没有博士学位在大中专院校任教早晚会有问题。c)已经在医院和高校工作但还没有博士学位的人。d)有机会留学读博的人,无论你的情况如何,如果你能读下来,不涉及资金或论文的困难,就应该力争留学。
3、读博的年龄问题:现在博士毕业后求职,用人单位都有具体的年龄约束,全日制读博同学如果已经工作多年,还得慎重决策。
二、读博的关键?
如果经过以上的诊断后确定应该读博而且获得了读博的名额,现在要牢记:读博的关键——科研论文。国内外高校对博士生的要求就是做出优秀的科研论文,包括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的科研论文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几年的面壁积累基础上,逐渐发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论文,最后再集成编撰成博士学位论文,进而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的盲评,获得答辩资格并通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
如果你不能早点儿认真对待科研论文的写作与训练,就会埋下隐患,轻则导致延期毕业,重则会被退学而无果。科研论文是读博的必经之路,无法回避和逃避,科研论文是有其内在逻辑范式,是可以系统训练的,通过相关系统的指导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读博效果,这是经过反复证明的。
三、读博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读博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
1、导师佛系散养的问题;
2、博导要求的过于严厉;
3、导师给的津贴不太多;
4、论文压力大心情抑郁;
5、看不到未来心理焦虑;
6、实验室同学关系紧张;
7、导师的课题不感兴趣;
8、研究组科研条件简陋;
9、导师压论文不让投稿;
10、其他各类读博问题。
因为每个读博同学的具体专业、学校和博导的情况不同,而读博同学自己的本硕出身、年龄、性别和学业水平也不同,问题千奇百怪,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归纳为读博的不适应症状,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下的基本常识。
导师是客观存在,研究组已经固化成型,这些并不会因为读博同学而改变。比如,你导师的年龄、个性、指导方法和研究组的氛围等等,这些都是已经固定下来的客观现实,绝对不能根据某个刚刚读博同学而改变和调整。所谓适者生存,既来之则安之。需要适应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导师和研究组。
只要不是你的导师违法犯罪等严重的师风师德问题,读博同学就不要纠结或困惑,其他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坦然面对并合理解决。比如,导师佛系不指导,你可以自己想法子,找到相关的科研论文训练课程和组织。如果真的是遇到你认为无法克服的矛盾或问题,则要勇敢的求助导师、学院、研究生院,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求助私信@坚恒勇毅 教授。其实,如果从读研或读博开始就重视科学规划和认真做论文,以上的问题都不会发生或自然会迎刃而解的。
四、博士毕业论文及盲评问题
此前的文章中,@坚恒勇毅 教授反复给大家讲过博士学位论文盲评要求之严格的问题,如果你不重视,不提前努力科研论文训练,不积极发表高水平的期刊论文,不按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范式去做,就会盲评被否而面临至少半年以上的延期毕业,严重的还会导致被退学。
博士毕业论文的优劣取决于两点:质和量。博士毕业论文的质,指论文选题的创新性、科研的深度和成果期刊论文的高度等。博士学位论文的量,指的是工作量,也就是你花的时间多少,体现在论文中就是字数、页数、图表数、期刊论文数量、数据或计算量等等,也就是你下的功夫多少。要想顺利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盲评并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就需要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努力,质是通过量的积累来突破的,要坚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科研,来一举两得的获得量和质的结果。
总之,关于是否读博,应该如何读博,都有相关的科学规划与方法,广大读研同学千万别偷懒试错走捷径而铸下大错!
坚恒勇毅 教授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