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时隔半年记录一下我的考研历程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6-18

时隔半年记录一下我的考研历程

  视野图们5C/文

  2020年12月27日 17:00结束了最后一门专业课的考试,从考场出来感觉不算糟糕,虽然专业课考得有些许令人沮丧(真的谈不上容易)但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信心:考研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嘛 这次考研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内属于A类考研院校,鉴于之前裸考本科文学专业异常顺利的经历,不自量力的觉得文学这块对我来说是小儿科在研招网填写报考院校时,一门心思就想着填人大,在我心目中那是个很棒的学校。说实话,这次考研原本就只是一次探路,想试试考研是怎么个流程,到底有多难,但并没有打算考成什么样,有什么结果,所以从准备考研,到12月26日的统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依旧是裸考。我象征性的买了肖秀荣的考研政治、英语,但很遗憾,实在看不进去… 现在想想其实当天的考题题型有出现好几个,多做题刷题肯定不会有坏处。考研初试是在周六周日,周五中午一下班,基本盘点安排好工作后,我拿着个包子背着电脑包就去赶高铁了,那天还是圣诞节,办公区热热闹闹,一片节日的祥和气氛。带着电脑在高铁上整理完最后一项收尾工作,汇报了一下工作进展,就算是圆满完成一周的工作了,我舒了一口气,可以安心准备考试了,看看车窗外,天色已渐暗,不知不觉快到目地的了,一切很顺利。我定的酒店离考研院校很近,走路大概10分钟的样子,因为很不喜欢一个人住酒店,尤其讨厌商务酒店,感觉冷冰冰的,所以我一个人出行的时候会选择一些干净舒适的青旅,或者温馨的日式榻榻米的房间,柔和淡黄色的灯光,和温暖舒适居家的装修,能让我感觉放松和安全。考研前夜,复习了一阵第二天要考试的科目,大概11点左右上床入睡,休息得很好。

  考研的第一门是政治,那就先从政治说起吧,政治真的算比较容易,起码能靠边写一些东西,但肯定要基于本身对时事政治热点新闻就有一定的敏感度,像这次就考了中美关系、武汉疫情等。不过建议是在做题之前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均匀分配好时间再下笔,到时间了哪怕没写完也要先坐下面的题,后面再补都行。不然像我一样,因为一道送分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什么结合中国精神,论述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责任(大概意思),导致最后还有一道题没有时间写,这一下就丢了10分,那叫一个心塞,明明都会做,也只能眼睁睁的起立交卷…第二门是英语,如果说政治是超神,那么英语就是超神经…鉴于上门考政治的经验,这次我改变策略做题,开始从后面的大题先做,英语大题看图写作,很简单,写写京剧、坚持梦想之类的小作文,写一篇对于给要来中国工作的留学生同学建议,都很好下笔,翻译题也不算特别难,基本能hold住但是到了阅读理解,就傻眼了这都是考啥…

  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西方社会高等教育分水岭事件、什么人类丰巢思维个人主义、什么维多利亚时期的微笑、什么宽带提供监管反垄断、FCC党派2017年投票通过网络中立规则…就是属于那种,看得懂,但知识储备不够完全无从下手,正文中也基本难找出答案的蛛丝马迹,完全靠蒙。英语考完,考场出来哀嚎一片,研友们都在吐槽能不能过线还是个问题,一个个都沮丧到爆炸,我背着书包突然心情有点不错,看到大家都这样我就放心了,看来不是我一个人觉得难第一天考试总体感觉还不错,虽然应该拿不了高分,但我估计过国家线应该没有问题,勉强可以冲击一下70分,由于这该死的感觉良好,结束考试后的我有些得意,没忍住长沙街边美食的诱惑,贪嘴吃了麻辣烫、烧烤、茶颜悦色,冷的热的咸的辣的,饱餐一顿后才回到酒店,看了会专业书,嗯,你没猜错,开始闹肚子了,…这一晚,睡得不太好。周日考专业课,上午考的是中国文学基础,用小刀拆开印有“中国人民大学”字样的封条时,感受到了满满的仪式感,太棒了!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就是那种心脏滚烫燃烧上窜下跳要跳出体外的感觉。拆开后打开,这是什么鬼?薄薄一张纸,只有A4纸的一半大小,而所有题目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描述,这跟我本科考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啊啊啊啊,我一脸懵逼。我看了一下答题纸,整整12页。也就是说,我需要凭借知识储备将这12页给写满答案,前面的名词解释,4道题,一道题就是10分,还好,前面3题都能顺利答出来,不算难,但第4题出现了一个我完全没有见过的名词,我吸取前面考试的经验,直接放弃,开始做后面的题目,什么《三都赋》、路翎、接受美学…这些都还好,一道题就是15分的论述题也还算答的比较顺利,

  毕竟写文章凑字数难不倒我,但到了最后两道大题时,我就有点头大了,什么题目?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的异同,我当时就炸了,考的专业是中国文学基础,这尼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来凑什么热闹?说实话,西方哲学算是我的弱项,所以一直以来涉猎不深,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自己读过什么跟模仿论相关的书籍,于是,只能选择放弃,继续做最后一道题:论1940-198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鉴于之前懵逼的状态,脑子似乎一下不太好用了,想了半天没有联想到相关书籍,更别提人物形象。时间一分一秒滴滴答答的过,越是慌乱,越是想不起来。不能慌,我拿起草稿纸,先随手搭了一下文章架构,要怎么下笔,大概清晰了点,但还是想不起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于是灵机一动,既然题目没有要求,那是不是我写外国文学作品也可以?于是我想起最近刚读的一本人物传记,顺着思路,洋洋洒洒的写了两页纸,算是勉强完成了任务。第一门专业课考完,心情很糟糕,本以为最有把握的考试,居然空了两道题,这说明我过于盲目自信,自我认知还不够清晰。第二门专业课就更加了,最难的一门,汉语言基础,虽然我也象征性的自学过专业,也认真做了满满四大本笔记,但…专业就是专业,如果一个人靠两个月自学就能随随便便考上研,那就不是人大了。如我所料,题目真的专业性都太强了,根本没法下笔,连大题都极难,直接放上了一个古文字墓碑拓印,让考生根据拓印内容做题,翻译出来还不算难,但要根据这段文字揪出背景、人物、时代特征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苍天,第一次感觉自己知识储备如此薄弱,比起碑刻,还不如让我鉴赏青铜器来得简单,以往逛博物馆,我最不感兴趣的就是碑刻,因为对我来说看文字不如看纹饰,偏偏考的都是我薄弱的。好吧,最后一门考试在极度沮丧中结束。出考场时心态已经调整好,

  因为本来就是一次经验积累,考的好当然好,考得不好也没必要灰心,不过我想了想,还是觉得收获颇丰,极大程度上提振了信心,考研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嘛!如果说,能够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准备和学习,也许考上一个心仪的学校并不难~毕竟只花了200块的报名费,就考了个研,还想要怎样…帖子美其名为考研经验分享,实际上也就是记一记流水账,希望对想提升自己工作以后还想考研的同学有帮助~另外还有一条就是,考研考场极度严格,不能带进去任何东西,也不能带出任何东西,否则就会全部做作弊处理,这个需要谨记。考研这件事情,原本在我心目中极为高大上,没有好好读过大学的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直到这一次试了,突然觉得特别兴奋,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盲目自信,心里也对自己的未来,

  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2020年11月底我如愿从公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冥冥中有股力量在牵引,向上突破,利他价值,不断丰盈自我。那股力量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也许就是希望吧。我一个第一学历是专科的普通人都可以挣扎向上,不断突破自己,更别提你们这些高材生了,不是吗?不管你的2020过的怎么样,请相信,未来可期。一起加油!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