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去工作、考编还有考研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9-10

去工作、考编还有考研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找工作、考编还有考研分别难在哪些地方,然后再对比这三者之间的一个优势和劣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选择。

  临近毕业,又到了人生中所要面临的十字路口的抉择时刻。之前的人生有的小伙伴可能是按照既定的道路去走的,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重点高中,再到好的大学,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又或许有人在你旁边做参谋。而当需要自己去独立是考来进行选择的时候,一些人就会霎时陷入彷徨,有点手足无措。

  其中有一部分人纠结的原因是畏难。他们身边的同学都决定去考研,在经过了解之后觉得很难不敢轻易尝试,又看到身边有人在找工作,试了试觉得很难拒绝去找。

  其实,人生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本身就没有捷径可走的,每一道选择题都会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我们在做出选择的前提应该是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而不应该是因为其他的路走起来太困难了,排除掉之后只剩这一条路可走。

  不如我们把思维放的更全面一些,通过对考研、留学、考编、工作这四个我们在这个人生阶段的主要选择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也许能够给你提供一点新的思路。

  一、明确各种选择分别难在哪

  很多时候,我们一门心思地想要考研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人生阶段的其他选择缺乏充足的了解,认为考研是自己的wei/yi出路。接下来我们先来分析考编、留学和工作的优点和它们分别难在哪,通过对比来审视在这个人生阶段的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更合适的选择。

  1.选择考编制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编制。

  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

  这里主要来分析前两个报考人数较多的编制类型。

  (1)行政编制

  通俗点说,就是大家常说的「考公务员」。

  公务员之所以成为每年的大热门行业,最大原因就在于就业的稳定性,许多人可以通过这一次考试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是的,没错,如果不犯错的话,公务员就是可以一直干到退休。就拿我朋友的姐姐和姐夫来说,姐姐是体制内的公务员,姐夫是私企的高管,按照平时来说姐夫的工资比姐姐高不少。但是今年年初由于疫情原因,姐夫的公司受到巨大影响,姐夫也一度陷入了失业危机中,最后虽然保住了工作,但是工资水平大幅度降低。而姐姐完全没有这种的顾虑,这充分体现了行政编制的稳定性。正是因其稳定,考上行政编制才变得特别难。

  公考难在哪?

  Ø 优势被认可,竞争压力持续增加

  我朋友的闺蜜是 985 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因为她的父母年纪比较大,所以只想在家乡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以方便照顾父母,也减轻生活压力。所以她决定公考,可能是运气不太好,外加本科学历专业的限制,可报考的岗位竞争都比较激烈,前两次的公考都因差一点而被卡在录取线外,如今已经在准备三战了。有时候看着她的煎熬和折磨,我甚至都在劝她:「不然就先放弃,找一份其他的工作,别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可是我闺蜜执着地坚持着,她告诉我:「再忍忍吧,只要考上了,未来就会很稳定,而且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会比我找其他工作要好,这一切终会是值得的。」相信很多人和她有着一样的想法,公考是他们就业的第一选择。这也就导致每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居高不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更直观的看到竞争的激烈程度,我们拿数据说话。

考研报考常识--考研?留学?考编?工作?

  这是网上找到的近几年考情信息。从报录比一栏,就可以看出历年公考的趋势,尤其近几年,更是持续走高。在 2019 年甚至达到 95.2:1,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你成功上岸的前提是要挤掉 94 个和你竞争的对手。

  而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在毕业生找工作难,工作党失业情况增加,创业或者个体户人员大量破产的形势下,公考人数进一步增加。据说今年的广东省考,超过 50 万人报考,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报录比竟高达 3945:1。

  Ø 报考限制多

  公务员的报考,对于学历、专业、地区、年龄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限制。

  有人可能会说,听说还有「三不限」的专业。

  没错,但是如果你去网上搜相关信息,就会发现,一些「过来人」甚至专家建议「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尽量不要报考三不限」,因为这些岗位一般都是比较基层,而录取分数又很高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岗位会被很多人「盯上」,比如所学专业很冷门导致无从报考的,比如想要跨省考试的,都会去争这几个难得的岗位,这无疑会使考试的难度更上一个层次。

  Ø 考试内容涵盖面广,复习难度大

  题量大

  公务员笔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两大板块。

  行测需要在 120 分钟之内完成 135 道题。这就要求我们平均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要完成一道题,其中不乏大段的题干需要阅读或者大的数据需要计算,因此行测是对速度和准确率的双重考验。

  知识涵盖面广

  行测考试的内容包含五大板块: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计算、常识判断。从这五大板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公考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对数学运算能力、语言分析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察。

  除此之外,申论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归纳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复试面试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应急应变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综上,公考的考查偏向综合和全面,大家需要综合考量竞争压力和考试难度。

  (2)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的考试分很多种类,今天我们主要谈教师编制。教师编制用俗话称,是「铁饭碗」,而且教师自古以来就是比较热门且受人尊敬的职业,哪怕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教师行业在父母那一辈,甚至祖父母那一辈,认可度依旧非常高。

  教招难在哪?

  Ø 报考信息难获取

  教招是一场「信息战」,很多学校招聘公告都是临时发布并且是急招,给应聘者留的反应时间非常短。而且很多学校招聘的条件由该校自主决定,这就要求有考试意向的同学时常关注招聘信息,否则也许犹豫的瞬间机会转瞬即逝。

  Ø 复习难度大

  很多学校的教招是自主命题,所以涵盖范围比较广泛,这就无形中给教招的复习增加了难度。市面上甚至比较难找到统一的参考书,让很多想要参加教招的人难以找到复习的方向。

  Ø 应聘难度高

  现在一些学校因为教师资源趋于饱和,每年招聘的新教师指标较少,因此对应聘教师的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

  再者说,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对教师的期望日渐提高。于是学校招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专业的限制,对学历的限制,对面试时临场表达能力的标准,都在逐步提高。

  如果决心参加教师考试,就要综合考虑其优劣性。

  2.选择出国留学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视野不断开阔,留学这条路似乎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而且留学的好处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

  开阔视野

  在留学期间,通过对其他国家的了解,对不同学习氛围的感受,的确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变得不一样。

  培养语言能力

  留学ZD的好处就是可以迅速培养英语或者第二外语的能力,因为所处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促使你不得不快速成长。这种语言能力在之后找工作的过程中,甚至于工作之后,都会成为个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能有些人看到「电视剧」里,男女主因为一些矛盾,想出国散散心,然后镜头一转就是几年之后,摇身一变留学精英学成归来,就被误导认为「留学」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申请留学,一点都不容易。

  留学难在哪?

  Ø 对语言能力要求高

  我有一个朋友小金,英语基础很好,高中的英语考试zui高达到过 140 分,所以信心满满地裸考了雅思,可是结果只拿到 6.5。小金为此很是疑惑和沮丧,后面看了一些考试攻略,才了解到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思维和「套路」,哪怕自己的英语基础非常好,突然接触到一门新的考试科目,难以适应也是正常。

  所以小金后来还是老老实实的报了网课进行系统的雅思学习,经过三个月听说读写的培训,期间几乎每天都是在练习听力、背诵单词、口语对话中度过,最终考到 7.5 的理想分数。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语言基础是不如小金的,所以学习起来的难度会更大。

  我曾经经历过雅思的复习和考试,连续几个月的听说读写练习以及动辄好几个小时不停歇的考试,实在是很煎熬的经历。无论是雅思还是托福,要想取得成绩,都要经历不易的学习过程。

  Ø 重视「本科」出身和科研成果

  留学和考研的形式是截然不同的。

  考研可以通过「一纸试卷」和一场面试,弥补之前学业上的不足,如果你足够努力,甚至可以让人忽略掉本科学校略弱一点的事实。而留学不同,申请的时候需要提供所有的材料来全方面的展现一个人过往的表现,而学校评估的主要依据,就是「院校出身」和语言成绩。

  此外,国外的学校对于个人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的,所以很多人在申请的过程中都绞尽脑汁地去「包装」自己。

  如果,本科学校足够好,学术水平非常高,或者大学生活过得很丰富,经常参加各种竞赛和活动的人,那么你大有可能成为学校的宠儿。

  但是对于其他略显「平凡」的学生来说,如果想要申请,势必要面临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Ø 经济负担较重

  留学之于很多人ZD的困难和压力就是高额的花销。

  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成本都要远高于国内,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孩子留学的花费是不小的负担。而出自于这样家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面对比其他人更大的压力,他们更怕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来回馈父母和自己的付出。

  综上所述,留学固然是不错的选择,却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最多人纠结的选择,是应该工作还是考研。然后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相比我们说的这三个主要选择,考研的优势在哪里,考研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习惯并有效地利用时间。

  3.选择工作

  工作还是考研,应该是困扰最多人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考研需要漫长的复习过程,与其浪费时间在一件没有把握的事上,不如直接去找工作,早日实现经济独立,也可以早日适应社会。但是工作真就如这些人所想的那样容易么?

  工作难在哪?

  Ø 就业难,失业率高

  这一点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尤为严重。

  前几天我学妹跟我抱怨:「今年的毕业生真的太难了,找工作找到绝望。投出去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偶尔听到一两次「回响」,也在面试之后再次失去消息。」学妹的情况代表了今年的普遍形势。

  除此之外,一些公司受疫情波及影响较大,不得不裁员或者降薪以保正常运转,这就促使很多人被迫失业,又一次面临就业的迷茫期。

  而在这种就业日趋困难的大环境下,学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大家在闲暇的时候如果翻一翻招聘启事就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公司或企业的招聘要求从之前的「本科生及以上学历」改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说明,在这个时代,本科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在一点点减少。

  Ø 工作和生活平衡困难

  当代人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无法很好的平衡工作和生活。

  近些年,996 现象比比皆是,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尤为严重。工作的快节奏更使人处于 24 小时待命状态,不仅在不断地挤压人们进行感情沟通的时间,而且无限侵占个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和充电学习在这种状态下是一种极其奢侈的想法,偶尔有时间休息,也只想关闭手机好好睡一觉,等满血复活了,一堆新的工作任务又会安排下来。那么面对工作越来越繁忙的情况,当代年轻人又该如何去平衡呢?这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难题。

  小知和朋友都在北京工作,本想着以后可以互相陪伴,经常约在一起吃饭、旅行,可是随着双方的工作越来越忙,才发现,即使在一座城市,哪怕碰在一起聊聊天都越来越难。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考研被调剂到不喜欢的学校怎么办

在考研过程中,有时候考生可能会面临被调剂到不喜欢的学校,但专业相对较好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可能会感到纠结和困惑,不知道是否应该放弃这个机会。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考生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考研目的和职业规划...
2024-01-05

考研复试被淘汰,是不是考研就结束了

答案:不一定。 各位家长和同学,你要清楚。很多同学初试成绩不理想,都是在复试中反败为胜! 考研复试分两个。图中两个绿色圆圈标注。 只要你考研一志愿复试、调剂院校的复试,只要通过一个,那你就考研上岸了。 如果你一志愿复试失败,考研调剂复试再失败,...
2024-01-05

考研调剂“线差法”衡量是否能进复试

很多人问我,他报了某某大学某某专业,让我帮他预测多少分能进复试。我回答了无数次:考研调剂,包括考研进复试,甚至录取,不能看分,而是要看线差。啥意思呢,来看图: A区某大学金融专硕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358(超过当年A区国家线10分)。 甲考生2022年考...
2024-01-05

“反向调剂”让你在考研调剂中弯道超车

如果你考研笔试完,还在放松,那我想提示你,是不是应该为调剂准备一下。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研究调剂的事情很丢人,这真不是。因为有三类人必须研究:1.考得比较好,或者一志愿报得太低,想通过反向调剂调剂到比一志愿更好的学校。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反向调...
2024-01-04

2024年的考研普遍反映题目简单

2024年的考研已经结束,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次考试的经历将永远铭记在心。 据普遍反映,今年的考研题目相对较为简单,然而,也有不少考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放弃。 对于那些弃考的考生,他们在回首这次考试时,内心充满了追悔莫及的情绪。 在这篇文章中,我...
2023-12-27

考研应届生所关心的六个问题

预报名很重要,只要填报没啥问题,最后缴费成功并生成考生号,在后期的正式报名中就不用怎么改动。因此,同学们也要重视起来,下面笔者和大家聊一聊应届生所关心的六个问题。 第一,推免生是否需要报名? 一般而言,在研究生招生报名之前,推免这项工作已经结...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