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教育家办学是自主招生的制度基础(2)

发布于:百学网 2011-09-16

教育家办学是自主招生的制度基础(2)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下放的权力并没有顺序地转移到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手中,而基本上被滞留在大学的行政管理机构,致使大学中的行政权力极度膨胀,形成了极其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官本位风气,严重影响了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环境,使大学变成了社会所诟病的官场、商场、名利场。这种官本位的效应是,大学中的风气比之于上世纪80年代,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明显地退步了。

  如今的一些大学领导者,将自己的专业背景换算成了全才,有人还在一些媒体的帮助下(当然不会是无偿的),将自己换算成了教育家、甚至著名教育家,他们似乎什么都懂,什么事情都敢决策,什么问题都敢下结论,而且习惯于将他们的一己之见,通过学校权力系统的作用,作为普遍规则来推行。由于缺乏实质性的监督体制,不仅由政府下放到学校中的行政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转化成了一些领导者个人的权力,而且他们还可以利用现实的缺乏监督的体制,自己制造出许多权力,比如一个没有博士培养权的高校校长,可以通过“交换”或其他方式,得到博士生导师的头衔,实现他们在大学中的权、名、利通吃。

  如今的一些学校行政工作人员,都懂得唯校长之命是从的“道理”,他们心中只有“长官”,不会有教师和学生。他们会将对“长官”笑脸相迎、对教师冷若冰霜的现象,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在如今的大学机关中,有许多人会冷冰冰地给你讲“规定”,但没有人跟你讲理,也没有人会听你讲理。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的普通教师,那么你就得有称机关工作人员“老师”的自觉性,否则是很难办成你所要办的事情的,或者是会感到很没有尊严的。因而有老先生甚至怀念过去的“大老粗”管理的时代,以为那时的领导虽然不懂专业,但他们还知道尊重有学问的人。这显然是一种令人失望的看法,然而不如此,何以解释大学中出现的各种丑闻,何以解释一些大学中的人们对大学失望和冷漠的态度呢。

  基于对大学现状的这种认识,笔者以为现实的高校是没有资格和能力承担自主招生任务的;而只有在真正的教育家治校的情况下,高校才会具备自主招生的能力。因为只有在真正的教育家办学的情况下,高校才能真正将公平、公正、文明、合理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招生制度和过程之中,在招生中自觉地保证教育公平,珍惜大学的声誉,做到让社会认同、信服、支持。由于教育家是真正的教育品格和精神的体现者,因而他们所主导的大学决策可以保证是理性的、温和的,是反映了广大教师的意愿和理想的,并且是教师乐意接受和愿意实施的。因为好的招生制度不仅会使教育满意,同时也会使学生及家长满意。

  试看国外大学的自主招生,我国港台地区大学的自主招生,我国早期大学的自主招生,为什么就没有招致社会的激烈批评呢?高校自主招生的关键是,其思想或精神立足点必须是合理的、有道理的、能令人信服的。而这一点,正是目前的高校所欠缺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