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期待自主招生政策适当倾斜
北京四中的道元实验班、十一学校的科学实验班……在即将开始的新学期,本市部分中学名校将出现一批高端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记者日前在采访时了解到,针对家长学生极为关注的出口,一些中学校长期待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能适当向实验班毕业生倾斜。不过这些名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支持中学探索改革,但不会承诺和招生直接挂钩。
据了解,今年年初市教委批准五所中学开设实验班,探索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在招生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其中,十一学校新推国内首个科学实验班。四中组建“道元实验班”,面向全市招收在某一领域具有超常素质或痴迷兴趣的学生。北师大实验中学的高中理科实验班,进行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另外,101中学试点开设北京市文科实验班。
“实验班将有利于将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在中学阶段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质。”北师大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介绍,该校实验班将针对理科底子比较厚实的孩子,在培养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中学生受高考和竞赛牵引的痕迹太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反反复复做题当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本市部分中学名校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给中学的创新实验改革提供更大空间,大学名校的自主招生应对这类实验班进行政策性的倾斜,“弱化高考‘一考定终身’有利于中学的创新改革。”其中一位名校校长坦言,最理想的结果是这类学生可以免高考,在现行的录取体制下,希望北大、清华等名校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进入自主招生序列。不过这不仅和名校自主招生规模有关,也和高校是否认同中学的育人模式、过程性记录结果、评价方式相关。
对此,北大清华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关注中学的改革试点,支持中学的创新探索,但不会承诺和招生挂钩,“因为挂钩招生并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清华大学有关专家表示,大学自主招生的标准是公开透明的,中学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通过考核将被录取,“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中学改革的条件。”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