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有色金属与新材料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953年开始办学,原名金属工艺系,1962年与1980年先后更名为特种冶金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2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理念、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以及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化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秉承“厚德、善学、乐业、成器”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以有色、稀有金属材料为主,兼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和重要基地。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中,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重点开展有色、稀有金属和先进材料的科学前沿探索与工程应用研究,以加强材料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国家重大工程和国民经济、军工新材料发展需求为牵引,致力解决材料科学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难题。
2
师资力量
学院集结了国内强大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研究队伍:现有教职工134人,专职教师97人,正高职称54人,副高职称3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95人,出国留学比例占55%,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次,外专千人学者、千人学者3人,湖南省人民政府“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
3
学院优势
据ESI中心数据显示,2012-2014年,中南大学材料学科连续3年位居世界百强,2015年跃升至第73位,进入世界前1‰,最新ESI 学科全球排名第63 位,基础研究能力处世界前列。共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和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国际合作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国家特色专业。现设有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系和材料化学系、实验中心等二级机构和10余个科学研究所,并承担有科技部、基金委、总装、总参、国防科工局及战略导弹部队等相关部门“973”、“863”重点、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各类基金、国防重大基础、军品配套等国家级项目数百项。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授权或申请国家发明ZL50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400余篇;科研总经费约2亿元。
4
国际视野
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南大学和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联合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正式启动,开始招生办学。学院建立了多个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拥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先后与国内外众多著名大学、研究院所、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一批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前来学院授课、讲学和合作研究。
部分中澳国际班学学生在Monash大学毕业合影
5
专业设置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专业简介:以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为基础,以有色、稀有金属材料为特色,兼顾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加工制造等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的宽口径专 业。本专业拥有以两院院士、973 首席、千人及长江学者等为首的一流师资队伍。拥有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在内的一级国家 重点学科。
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塑性加工力学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材料结构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实践、晶体学基础、材料热力学、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导论、金属物理、固体物理、结构化学、材料结构分析。
主要就业流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808人,升学884人(本校478人,外校406人),就业758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学术道德宣讲活动
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