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历史悠久,伴随着“百年湘雅”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成长。2003年5月,在我国著名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在湘雅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了全新的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年4月,学院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
2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1人、万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教授4人、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等知名专家学者。
3
学院优势
学院是全国首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世界ESI排名前1%的优势学科群。学院现设4个系,4个研究所,1个专业教学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1门、生物学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门,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双语精品授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立项1门。建立了全国首批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强强联合,科教协同育人,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创建生物科学“汤飞凡菁英班”。与全英生物学排名第一的英国邓迪大学联合办学,开设“2+2中英国际班”。
4
科研成果
学院自成立以来,共承担省、部、国家和国际合作课题200多项,至今共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著作30余本,研究成果共获奖22次。尤其是夏家辉院士领导的团队在世界上最早将人类睾丸决定基因(TDF)精确定位到染色体Yp11.32;创建了“中国人染色体异常核型数据库”、“中国人遗传病家系收集数据库”,最早在我国开展了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克隆了人类遗传性神经性高频性耳聋疾病基因(GJB3),被列为“中国基础研究五十年”、“理论建树”的25项成果之一。在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帕金森病分子致病机制和GJB3基因功能研究代表了国际领先水平,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的系统研究平台;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了我国的临床遗传学研究与应用,培养了大批临床遗传学专门人才,为国家“人口与健康”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撑。
5
专业设置
【 生物科学 】
专业简介:生物科学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我校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开展系统的生物学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建立了以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代表的强大师资队伍。有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世界ESI排名前1%的优势学科群及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支撑。
核心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主要就业流向: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北海市湘隆贸易有限公司、北京思睦瑞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大润咨询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杭州友好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等。
五届毕业生总人数122人,升学62人(本校34人,外校28人),就业34人。
6
杰出校友
刘德培: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协和医科大学校长
刘斯奇: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蛋白质组分析中心主任,华大基因创始人,华大基因蛋白质组学首席科学家,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副主席,《Proteomic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杂志编委。
黄承汉:教授,纽约血液中心Lindsey F.Kimball 研究所生化与分子遗传学实验室主任。
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