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高分未被录取低分反而录取”有感
爱山东/文
本人在高校工作十余年,刚工作时,也参加过一些机构的专升本辅导,参加辅导的孩子,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勤奋、认真,还有对考试成功的渴望。或许是为了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吧,这些孩子的努力程度丝毫不亚于参加高考或考研的孩子们。工作后身边也有很多同事(都是博士)是专科出身,后来升本,一直读到博士,其中不乏教学科研做得特别优秀的。专升本为高考失利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其实也给国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优秀的孩子们能够脱颖而出。
从2020年开始,山东省的专升本考试招生进行了改革,省里在报名、考试、录取等方面都做得更加细致,考试也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去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专升本名额大幅提升,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今年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提升不少,总录取人数达到了7万多人,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当然也就产生了一些“话题”,之所以在话题上加了引号,是我觉得有些话题有点不该成为话题。
比如今年网上有人说“高分未被录取低分反而录取”的问题,我想抛出这种话题的人也许是为了博眼球吧,但作为我们普通大众,只要对专升本考试招生有所了解,就不会被带节奏。现在的专升本考试是先按照专业报名,再参加考试,所以考生的竞争对手是跟自己报考同一专业的学生。某个专业很热门,报的学生会很多,竞争肯定激烈,录取率较低,录取分数也会相对较高。相反,某个冷门专业,竞争激烈程度就会差很多,可能录取率能达到90%以上,录取分数自然就相对较低。所以在不同专业间去比较“高分未被录取低分反而录取”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这是在带节奏。我相信,任何一个专业内部,肯定不会存在“高分未被录取低分反而录取”的情况。
另一方面,专业的招生计划每年也会有调整,省里根据综合情况也会增加一些新专业或剔除一些旧专业。很多考生在报志愿时,除了看重自己专科所学专业、自己的兴趣爱好外,去年的录取分数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参考的重要指标。这就容易出现某一专业报考学生大小年的问题,就好比某年高考,大家都不敢报某大学,以致于某大学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比排名在其后的大学还要低。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使得录取分数线有所波动,但作为报考同一专业的考生而言,他们都是站在同一个平台公平竞争的,这点不应有所怀疑。
很凑巧的一件事,我当年辅导过的一个专升本的学生联系到了我,他入职了一所省属高校,一路从升本到博士,成长经历非常励志。可以说专升本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成就了他的梦想。这两年专升本计划不断增加,也希望更多优秀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