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舍友关系怎么了一起出去吃个饭都难
大家好,我是李嘉图学长。
那天和峰哥出去吃烧烤,是个大排档,B站有UP主做过一期他们家的美食vlog,峰哥看完馋的不行,非拉着我去尝尝。
当时正值傍晚,大排档的人渐渐多了,几张桌子横连在一起,上面撑着遮雨棚,被油烟熏至昏黄的灯挨个儿点亮。
当最后一抹夕阳隐没在地平线,老板的生意也像他家的霓虹招牌一样,红火起来。
我和峰哥找了个地儿坐,要了几盘烤串,一斤烤羊肉,一锅涮牛肚,周围热闹的不像样,我和峰哥也聊起天来。
扎啤杯子碰响,混着孜然味儿,我听见他说:“好久没像现在这样自在了。”
我笑他,怎么上大学反倒还不自由了?
他说:“正儿八经,就连出来吃饭都没几次。”
我寻思这不像他的作风啊,这孩子高中毕业的时候基本不着家,爱交朋友,到处乱窜,大学的日子应该挺滋润才对呀。
“平时不和舍友吃个饭,喝两杯?”我随口问。
“当然吃过,就是吃的不太愉快。”
我纳闷,“闹矛盾了?”
“那倒也没有,”峰哥摇摇头,接着说,“第一回出去吃饭,本来都挺开心,路上起争执了,这个说不能吃辣,那个要去吃烤肉,还有个兄弟嫌贵,不怎么情愿。就这样讨论好久,我都饿过劲儿了,最后随便找了馆子凑合。第二回也是一样,一来二去,也都不愿意出去了。”
“那这样出去吃饭是挺没意思的。”
峰哥点点头,“其实舍友们人都不错,平常相处也足够融洽,但我感觉很难处成铁哥们。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也有很大差异。要说起我们wei/yi的共同爱好,也就打游戏了,但搞笑的是玩的游戏也不一样。”
我宽慰他,“唉,你也别太放在心上,都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谁跟谁能完全一样啊。学校那么大,志同道合的人肯定能找到,但真不一定是舍友。”
“对,毕竟人各有志,自己做好自己得了。”
他的话让我想起《欢乐颂》这部电视剧,剧中的女孩们同住在欢乐颂小区22楼,她们性格迥异,职业不同,因为邻里关系从陌生揣测到逐渐敞开心扉,见证彼此的成长。
大结局是如此美好,但剧中邻里关系一地鸡毛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相比于这部剧,现实中的大学宿舍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更加接近,少了缓冲,那么差异化和冲突就更容易显现。
这种差异化的原因在于,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小时候被老师指挥,成群结队做游戏的小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对彼此相似的行事准则感到熟悉并接纳,对彼此的差异表示疑惑不解,甚至会感到自己被冒犯。
作为朝夕相处的舍友,差异较大时,很可能在涉及自身的事情上“看不惯”对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极端情况,便容易遇到之前火爆全网,一个宿舍六个群,每个群都有五个人的情景(类似的宿舍故事网上已经够精彩了,好奇的同学们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不过真到了如此程度,李嘉图学长觉得这已经不是宿舍了,这是一个江湖呀!
当然,我认为大多数宿舍还是十分和谐的,不少同学也能因此收获珍贵的友谊。
因此,对于大学宿舍关系,李嘉图学长有几点建议:
大学非常有必要维护宿舍关系
如果没有别的调整,这间宿舍将是你大学四年居住生活的地方。
试想一下,宿舍冲突不断,天天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张三拉着李四说王五坏话,赵六因为不想站队而被张三等人孤立,处于这个环节中的每一个人,都被裹挟拉扯,还有多少精力能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上呢?
所以,你非常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宿舍环境。
大学宿舍要学会求同存异
上文中说到,每个人都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天南海北,有着各不相同的价值观、生活环境和性格。
大家的目标也不同,考研考公,或是混个毕业证划水,我们不能强求谁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去图书馆,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追求,各自安好,就好。
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避免无关紧要的不愉快。
当然,我们也要维护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必为了合群而委屈自己,丢失自己的本性,转变自己的道路。
毕竟,尊重应该是相互的。
寻找高质量的环境
如果宿舍环境真的让你感到失望,那么你大可以去图书馆、教室,或着感兴趣的社团、部门,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身上。
比如钻研一项技能,学习ps\python\写作等等,你也可以关注李嘉图学长的公众号,学长将持续更新学习干货,助力你提升硬实力,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如果宿舍关系是个深不见底的泥潭,大可不必将宝贵的精力拿来浪费。
让你感到充实并进步的环境,才能给你正向反馈。
当你足够努力,在高质量的环境中奋斗前行,志同道合的朋友,早晚会出现。
你认为大学宿舍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作者:李嘉图学长(全网同名),专注大学生活,提供大学干货、学习资料、成长感悟等方面的优质文章。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