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贪黑拼命学习你为什么要上大学
大家好,我是李嘉图学长
01 北京时间8月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进行。
作为年仅14岁的小将,刚出道的全红婵,就以完美优势,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第33枚金牌。
这条消息传出,火爆全网。
网友纷纷调侃赞扬
“从十米扔个饺子水花也比这个大吧。”
“14岁撑起来14亿人的脸面。”
“原本只准备露个脸,结果一不小心拿了金牌。”
而奥运冠军的光环,也让大家的目光聚集到她的家里。
“我叫全红婵,我今年十四岁,来自广东。放假只能回家,回家又没别的地方玩,就只能在家里。唉,没钱。”
这段话,让人听的心酸。
一夜爆红的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丰厚奖励,就连原本冷清的家庭也变得门庭若市,这与她原本糟糕的家庭状况和生长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
对于14岁的全红婵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这不禁让人们想起那些网络上曾经知名度很高的孩子,父母看到了他们的商业价值,便拼命压榨,商演、接广告、造噱头,对他们的教育却不管不顾。
当资本的热度褪去,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难怪有知乎网友在全红婵相关的问题下提醒到
“严肃的说,我觉得全红婵的文化教育恐怕需要跟上。”
而这正是一些网友所担心的,毕竟她才只有十四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想让未来走的更高、更远,教育十分重要,而这一责任在于父母。
庆幸的是,全红婵的父亲表态:”希望女儿考上大学。”
2 细细想来,不少名人在少年时期,都表现出对教育、知识的追求,尤其是在考大学的时候,更显执着。
这对他们以后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要讲一个经典的小故事。
38年前,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刚刚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数,数学19分,总分离录取线查了140分,不忍直视。
虽然几十年后,他成为了别人口中的首富。
当时的他,却面临着人生中重要的抉择,三战高考,或者跟着父亲学唱戏。
《平凡的世界》中写到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往往只有几步。
如果那时候他选择唱戏,说不定商界就没有马云的名号了。
最终,他遵从自己内心,不顾家人反对,复习准备第三次高考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京东老板刘强东也曾面临如此抉择。
少年时,他在江边遇到一个江湖耍猴艺人,艺人想把这门技艺传给他。
走江湖,还是考大学?
当时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县长,所以刘强东坚定选择了后者。
作为宿迁状元,他的成绩本可以挑选清华北大,但当县长的梦想让他报考了人大。
在这里,资源和机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宿迁少了一位县长,却也造就了一位企业家。
上市京东,迎娶奶茶妹妹。
后面的故事,你们也知道了。
随着时代变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也逐渐被人们重视。
考大学,对于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再成为抉择,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虽然对于某些人口基数较大的省份来说,内卷的愈演愈烈,让上大学变得更加艰难。
可所有人仍在拼搏,甚至不少人参加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高考,只是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
大学究竟有什么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为之起早贪黑,写完一摞又一摞的试卷,看完一本又一本的学习资料。
为了考大学,有人在咬牙坚持,有人在拼命奋斗。
有同学说,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考大学,只是家长老师让我这样,周围的同学也都这样。
所以考大学,是习惯使然,或者是一种执念罢了。
维琴尼亚.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提及
人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一部分,而内在的东西往往藏在更深层次。
因此单以习惯而论,显然不够充分。
那么今天,李嘉图学长就和大家聊一聊,我们考大学的原因。
一、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前几天我和朋友老余聊起来,考大学到底为了什么。
老余不假思索的回答,“找一份好工作呀。”
他望着我,神情中竟有几分惊讶,仿佛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
“我们必须得承认,考大学确实有些功利性,因为本科学历能给你更多的工作选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选择考研的原因。”
“为了有比本科更多的工作选择机会?“我问到。
“当然,听起来有点内卷的味道,不过是事实。“
我觉得老余说的有道理
我相信,学历的高低不等于成就的高低。
但初次就业,你的学历决定了你大致能从事哪个范围和层次的工作。
近年来一份报告披露,通过对3347家A股上市公司的人员构成和薪酬分布发现,人均月薪zui高的几个行业中,其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人数与人均月薪成正比。
银行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到71.69%,计算机和传媒紧随其后。
A股上市企业中,有22家公司90%以上的员工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有4家公司100%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
说到这有人该问了,有人学历不高,不照样开公司,赚大钱,走上人生巅峰。
这是不是事实?这是事实。
但他陷入了一个逻辑学上的谬论——幸存者偏差。
他只看到了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如果所有人都能通过某些其他途径获得成功,那每年还会有千万考生选择高考吗?
二、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学的环境比较宽松,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
在适应期,你可能无所事事,浪费光阴,但这也是提高独立能力的必经之路。
当你对无所事事感到排斥和厌倦,你就会渐渐从浮躁中把自己剥离出来,注意到身边的人和事。
你在接受外界信息时,能够酝酿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你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台湾的“芯片大王“张忠谋曾经说过
独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数据。如果你看的东西很少,那你独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听的多看的多,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强。
大学期间,我们能够接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肯定争取,多打听,才会收获更多素材,为独立思考所用。
《知识的错觉》这本书中提到
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个“知识共同体“中。
在知识共同体中,我们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把对方的意见融合,并合理化。
从一定程度上讲,独立思考为“知识共同体“提供了养料,从而间接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利用好大学时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重要且必要的。
你认为为什么要考大学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作者:李嘉图学长(全网同名),专注大学生活,提供大学干货、学习资料、成长感悟等方面的优质文章。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