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未来数学更能拉开高考差距?河北人快看高考新变化!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2-04

未来数学更能拉开高考差距?河北人快看高考新变化!

未来数学更能拉开高考差距?河北人快看高考新变化!更多关于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请访问百学自主招生网。

  早在去年3月份,河北省就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明确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高考科目“3+3”模式、外语一年两考、“专业+院校”录取方式等改革。随着浙江新高考方案揭开神秘面纱,高考“新政”将带来怎样的变化?又能为我省高考改革提供怎样的借鉴?这些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

  最多可填80个专业志愿

  增大考生专业选择空间

  我省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今后将实行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改革,在继续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院校”的录取方式,增加高等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降低专业调剂的掉档风险

  “浙江新高考方案规定,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可以为我省‘专业+院校’录取方式改革提供借鉴。”河北大学招生办主任刘卫萍表示,以专业为单位填报志愿,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降低了录取时专业调剂的掉档风险。

  “一直以来,能否被心仪的专业录取是困扰考生志愿填报的难题之一。”衡水二中常务副校长王锦旭介绍,我省目前本科批次可填报5所高校共30个专业,可能会出现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差异很大的情况,有的考生即使进了心仪学校,也可能无法进入喜欢的专业。如果在未来高考改革中改为专业平行志愿,高校和考生都可以精确定位,也契合了考生“录其所愿”的需求。

  80个志愿该如何选择?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学副校长沈建军在为浙江新政叫好的同时,担心更多选择会给考生带来困惑。“不少考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面对80个志愿可能会不知如何选择。”他表示,中学应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社团活动、职业生涯规划等,从高一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方向。

  “虽然我省还未制定详细方案,但从浙江刚刚发布的录取方案来看,可以预测‘专业+院校’录取方式将对高校带来较大冲击。”刘卫萍认为,高考改革初始阶段,将会让高校专业的两极分化更加凸显,强弱专业录取分数差距将拉大,热的专业将更热,而冷的专业将更冷。

  推行科目自选

  倒逼高中革新教学模式

  我省规定,自2021年起,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其中3个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

  分层、走班将是今后教学的趋势

  “推行科目自选,ZD的压力在于多种模式组合下如何充分满足学生的选择需要。”王锦旭坦言,以往传统行政班的班级结构难以应对新高考要求,分层、走班将是今后教学的趋势,这涉及到师资调整、课时安排和教室配备等多方面的变化。

  给教学秩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大挑战

  “这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会给教学秩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大挑战,倒逼高中革新教学模式”,沈建军举例说,“比如,今年选择历史为选考科目的学生特别多,我们去招了一批新老师,那么如果明年选历史的学生特别少,不需要这么多老师了,怎么办?再比如,如果学生的选课组合类型比较多,学校师资和场地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会不会强制让学生选择‘固定套餐’,最终沦为变相分科?走班制打破了原先的固定班设置,学生步调不一致,又该如何优化教学管理?”

  未来数学更能拉开考生差距?

  此外,沈建军还担心,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会缩小考生间的区分度,不利于顶尖院校选拔人才。“选考成绩按等级赋分,竞争顶尖院校的优秀考生基本都是满分或高分,很难拉开差距。三门统考科目中,语文和外语分差也不大,竞争将最终体现在数学的角逐上。这种情况下,高考会不会变成各学校之间的数学争斗赛?”

  对此,沈建军建议,我省在高考改革中可以尝试分梯度分层次选拔人才。“比如985等顶尖院校实行63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校综合自测占30%,学考成绩占10%。通过加大在沟通交流、合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力度,选拔出真正有创新意识的考生。”

  外语和选考科目试水一年两考

  打破一考定终身

  根据我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而浙江则在外语一年两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选考科目一年两考。这意味着,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

  一年两考,更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外语或选考科目一年两考,这样的制度设计将提高学生、高校的双向选择权。”罗葆青认为,对学生而言多一次考试就多一次机会,使学生更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如何保证两次考试试题的公平性?

  然而,实行一年两考最重要的障碍是如何保持两次考试试题的公平性。“这就对现有命题方式提出了挑战。”王锦旭认为,实行一年两考,可以借鉴托福、雅思等国际上一些大型考试的经验,在努力提升命题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同时,由考试机构通过统计方法在考后对每次考试得分进行调整,消除试题难度等因素对得分的影响。

  还有高中老师建议,对两次或多次考试的命题,必须建设题库,通过优化组卷系统进行试题筛选和初步组卷,再通过专家人工干预,完成试卷命制。

  5月、6月、12月都会组织高考,会不会不堪其重?

  “一年两考很可能意味着学生们会拼命复习、考试、争分,所有的学生都不会错过任何一次为自己加分的机会,不排除有些学生这次考了149分,还要争取下次向满分迈进的情况。”王锦旭坦言,考试太多、太频,可能使高中教育又会重回整天围着应试转的窠臼。

  如果选考科目和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这意味着5月、6月、12月都会组织高考。沈建军则担心,高考组织方、学校和学生都会不堪其重,打破高中现有的教学节奏。

  “应对一年多考,学校和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不要花费大量时间追求某一学科极其微小的提高,以免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王锦旭建议。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黑龙江高考优势:200多分上本科!400多分上985!

2023年黑龙江本科录取线是多少?在全国是什么样位置? 同分不同命在全国12省高考统考中很明显的体现出来。2023年高考,黑龙江与往年一样,与全国另外11个省份统考,用的同一张试卷。结果也与往年一样,本科录取线与新疆争夺谁是倒数第一。同一张试卷,黑龙江与...
2023-12-12

复读生开始增多,海南高考进入“卷时代”

今年海南高考又爆了个猛料,起因是一个高考状元发视频感谢广东湛江的一所中学对其的培养。此事让海南很多本地人破防,很多人质疑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外地人大量涌入,是否又有人打起了高考移民的坏心思?特别是有人发现今年海南高考报名人数比2020年高...
2023-12-08

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

《中国高考报告(2024)》: 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理解和把握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和命题改革的核心要旨。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命题遵照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
2023-12-08

美高考成绩继续创下近30年来的新低

去年这个时候的《疫情期间让孩子考上哈佛的办法》提过,受75%美国未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影响,美国ACT高考成绩创下近30年来的新低,NAEP全国统考成绩也是如此。英国也是一样,准备冲刺大学的英国13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三)的学生中,缺勤超过一个月的占21%。那...
2023-12-06

近期需要关注的三个高考相关消息

一、2024年高考总人数 网传2024年高考报名总人数约1353万,比2023年多出62万人,此消息未见官方报道,按惯例高考总人数数据会在2024年6月初由教育部公布。但据某校高三家长会,校方的确也给出了同样的数字,因此可信度较高。 分析一下:多出62万人,涨幅约为...
2023-12-04

江苏高考本科生都去哪儿!省内OR省外?

鉴于高考是分省组织,分省招生的特点,江苏省高校招生人数总体超过招生计划75%,文理以及体育科比重较大,学艺术的多数需要远行。可能风景在远方,那些画画的、唱歌的或者拍电影电视同学准备好天涯行囊吧。 南京是江苏省会,文理科以及体育类,在金陵读书概...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