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新基建”对教育的影响对新高考选科的思考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6-02

“新基建”对教育的影响对新高考选科的思考

  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一词大火。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7大领域,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可以确定的是,继房地产和互联网之后,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消费、新技术、新业态、智能化和高附加值的行业,将会成为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3月初,浙江共有53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8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73亿元,项目单体平均总投资16.5亿元,创历史新高。在这537个项目中,很多都属于“新基建”范畴。

  这次开工的工程类型主要分成三大类:

  交通建设工程:交通建设工程23个,总投资542亿元,占比6.1%。

  高新技术与产业工程:高新技术与产业工程291个,总投资5406亿元,占比61.0%。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工程: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工程223个,总投资2916亿元,占比32.9%。

  杭州《都市快报》在3月31日报道:杭州计划的8条城际铁路中,4条已经开工,分别为杭海城际铁路(杭州-海宁)、杭绍城际铁路(杭州-绍兴柯桥)、杭富城际铁路(杭州-富阳)、16号线(曾用名:杭临城际铁路 杭州-临安),计划于2020-2021年间相继开通运营。其余4条分别为杭德城际铁路(杭州-德清)、杭诸城际铁路(杭州-绍兴诸暨)、杭安城际铁路(杭州-安吉)、杭桐城际铁路(杭州-嘉兴桐乡)。其中杭州至德清线也已列入《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2019-2024),目前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由此可见,正如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的表述,“新基建”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新的投资领域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zui.佳结合点,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大国重器。

  我是个教育人,总喜欢想些和教育有关的问题。教育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新基建”政策下,必然也会对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新基建”涉及七大领域,投资巨大,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必然带来海量的就业机会。高校的专业设置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必然与之配套。

  以浙江为例,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浙江高校共获批50个备案本科专业。

  其中,属于“新基建”范畴所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占据了大部分。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

  同时,撤销了22个本科专业

  这些被撤销的专业,大多是传统行业的专业或者就业率不高的专业或者与学校的办学特色不相符等原因。

  我预计随着“新基建”的加快推行,有条件的高校会紧锣密鼓地开设此类相关专业。同时,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可能无限扩大,那么也必然会同时撤销部分专业,以保持学校招生规模的平衡。

  二.对新高考政策的影响

  从2014年起,浙江、上海开始新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实行新高考改革。基本模式是文理不分,“3+3”模式。从浙江、上海学生选科情况来看,学生弃考物理、化学的现象严重。

  有消息说,今年浙江考生大约26.66万,选考物理5.1万、化学7.9万、生物11万、政治14万、历史12万、地理14.5万、技术13万。

  这次疫情之下,也让人们不得不思考“3+3”高考模式的弊处。

  2019年,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河北、辽宁、湖南、湖北、重庆、广东、江苏、福建8省不约而同地实行“3+1+2”模式。其中那个“1”就是物理或历史必须选一门,高校按照“物理”或“历史”下达招生计划。这个相对于“3+3”模式来说“倒退”的高考政策有效地改变了弃考“物理”的现象,但是“把物理推上了岸,顺手把化学推下了水”。

  可见,依然有很大弊端存在。江苏不得不出台和浙江一样的“保障赋分”机制。

  从“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来看,化学学科同样也是少不了的。

  在我看来,高考采用“3+2+1”模式,即“语数英+物理化学+X”/“语数英+政治历史+X”才最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剩余的其他省份将在2020年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具体如何,拭目以待。

  三.对高校专业选科要求的影响

  面对“3+3”模式的弊端,教育部在2018年出来了强制性的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规定了必须选择“物理”的19个门类专业,同时规定可以必选两到三门必考科目。

  “新基建”所涉及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这些专业都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科专业,基本上都是需要“物理”选课的。

  这在公布的2020年高校专业选科要求里面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对医学临床类专业,全部要求是“物理+化学”或者“化学+生物”。可见,没有选考“化学”也当不了如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一样的医学专家。

  我相信,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和这次疫情的后续影响,高校会提出更多要求物理或化学的专业选科要求。

  四.对普通高中高考质量评价体系的影响

  浙江新高考高校录取工作实行分段划线,分段录取方式。目前是分三段。各地地方政府考核普通高中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就是“一段”上线比例。有些学校为了让更多的人上一段线,强制实行选科“套餐制”和“引导”学生放弃物理化学,大量选择政史地技学科。只要学生上线,能不能录取,读什么专业则不是学校考虑的事情。浙江省前任教育厅长就说过“高估了学校的教育情怀,低估了学校的功利主义”。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高校开设大量相之有关专业。浙江省新高考再实行“一二段划线合并”,只保留本科和专科批次划线。我想,那些动员学生不要选报物理的学校可能要反其道而行之,积极鼓励学生学物理、化学了。因为这个时候,选择物理、化学学科的优势凸现,名校理工科类专业招生多啊!

  没有了20%的一段,教育局无法考核各校一段上线率了。这个时候,考核学校名校录取率、省属重点高校录取率肯定会取而代之。

  我认为,改变上线率考核,代之录取率考核是势在必行。

  五.推动家长、学生选科会更理性化

  三个因素会推动家长、学生选科更加理性化。

  1.“新基建”七大领域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

  2.高校专业设置选科要求的变化。

  3.一二段合并划线招生。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新高考选科必须考量的五大要素

随着新高考在黑龙江省的落地实施,选科模式替代了原来的文理分科。3+1+2模式是经过前期试验省份实践检验过的、比较成熟的模式,既考虑了高校专业学科基础保证,也一定程度照顾了孩子的兴趣、优势和特长。 3+1+2,其中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科目,每科满分150...
2023-12-25

新高考选科有8大潜规则

新高考99%的家长在帮助孩子选科时都会感到非常纠结。这是由于许多家长不知道选科背后所涉及的八大潜规则。这些潜规则不仅关乎到孩子的学业,更关系到他们的未来职业规划。因此,作为家长,了解这些潜规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规则,帮助家长在为...
2023-11-27

新高考选科“3+1+2”详细解读(附:选科对应专业一览表)

新高考下如何选科? 什么是“3+1+2”模式? 【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
2023-09-22

关于新高考选科,四个组合蕞佳#初升高#选科

关于新高考选科,四个组合蕞佳#初升高#选科 四个最佳组合介绍:新高考选科。 新高考选科的最佳四个组合。 ·第一个是物化生,除了民族学类、思政类、警校和马克思类专业,其他所有专业都不受限制,尤其是理工农医四大方向。如果你想学习医学,那么物化生是必...
2023-06-30

新高考选科解读——历史+政治+生物

新高考选科解读——历史+政治+生物 作者:小龙说高考GK 随着选科解读的深入,后台很多家长私信我让我出一期“史政生”的解读,看来史政生这个组合的选科人数确实不少...
2023-06-30

新高考选科解读——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选科解读——物理+化学+生物 作者:小龙说高考GK 各位家长、各位考生大家好,高考的长河一直在流淌,一直在变化,正如古诗中写的那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今随着 新高考 的改革开展,让考生难懂家长更是头疼,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杂七...
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