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专业深度揭秘之预防医学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易·既济》)
善於治家者,尚其防患於未然哉。(程麟)
非止排难於变切,亦将防患於未然(陆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三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
当然是“预防”的重要性!
而预防医学,毫无疑问在我们的社会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和小招一起来了解吧!
培养方案针对充满热情的你: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卫生事业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人文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掌握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促进及科技开发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
穿上白大褂,你须严格要求自己
1.知识要求
① 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② 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科学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科学知识。
③ 雄厚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学知识。
2.能力要求
① 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监测和分析能力,公共卫生干预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能力。
② 开展与公共卫生有关的医疗实践的基本能力。
③ 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④ 发现、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⑤ 动员与组织卫生相关资源的初步能力。
⑥ 基本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⑦ 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⑧ 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⑨一定的管理、科学研究及创业能力
3.素质要求
①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较强的法律观念。
② 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严谨的工作作风。
③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创新和分析批判的精神。
④ 良好的身心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
社会需要优秀的你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②卫生监督;③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计生委)及其他政府行政部门;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⑥医院行政管理及公共卫生部门;⑦高校及公共卫生研究院所;⑧健康教育机构;⑨精神卫生机构;⑩应急救治、采供血等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⑪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等。
悠久历史是你的学有所成的基石:
1914年,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创办“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并首任校长和卫生科学教授。
1920年,学校开设“卫生学”课程,144学时,分为“系统卫生学”和“实验卫生学”两部分。1952年,为贯彻中央“卫生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湘雅医学院成立了卫生学教学研究室,从国家第一、二届卫生专业师资训练班毕业生中分配6名来卫生学教研室担任教师。当年即在暑期招录的医学本科新生中,选取优秀学生120名组成“卫生专业新生班”。教研室除负责本科生卫生学教学外,还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开展了传染病防治、职业病调查和防治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多项研究。
1955年,毕业的96名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和卫生防疫站工作。
1975年10月20日,湖南医学院党委以卫生学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了“湖南医学院卫生系”,并从学校和医院抽调骨干教师组建了劳动卫生学、流行病学和环境卫生学等教研室,之后又相继成立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化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毒理学和卫生经济学等教研室以及卫生微生物学和卫生法与卫生监督学教学组。1975年开始招收卫生专业本科生。
1980年以后分别成立了环境医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卫生统计学研究室。1988年随国家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调整,招生专业由“卫生”更名为“预防医学”,卫生系改为“预防医学系”,同时建立了预防医学研究所;
1995年6月1日,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0年4月,中南大学组建后,建立了“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5年,在院庆40周年之际,学院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专业优势助你出类拔萃:
学院下设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等6个二级学科系;6个校级研究所(室、中心):中南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卫生信息与卫生管理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医疗保障研究所、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中南大学毒理评价实验室等; 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即教育部学校卫生人员培训基地、国家级卫生监督培训基地;1个实验中心。
全院在编教职工6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2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1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2%。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52人。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先后有9名教授获国家特殊津贴,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三层次人才2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人,湖南省社科“百人工程”资助对象1人。
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权点。“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医学应用”与“社会精神病学”研究方向分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的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学科。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团队被列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近年来,学院发展十分迅速,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稳定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学术交流不断扩大,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加强。2016年我院牵头的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Genaral)学科(领域)首次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世界前1%,是我校第十一个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
近五年,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省级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科研经费总额4779万元,发表SCI/SSCI 论文200余篇。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主编全国规划教材5部,其他教材与学术专著64部。每年招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90人左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50名,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100-120名,博士研究生20-30名。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现有公共卫生教学科研楼1栋,专用教室楼1栋,动物实验楼1栋,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25台件,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1425.8万元。
专业特色给你多彩大学生活:
①课程资源建设。《医学(卫生)统计学》与《流行病学》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课程被选为教育部视频公开课。《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作为首批中南大学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并已开展三轮教学,选课人数达3万多人,为我校目前已上线课程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临床流行病学》被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卫生学》与《临床营养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建设,2014-2016年湘雅公卫学院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自由探索、研究性创新性实验、米塔尔项目喜获立项9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校级65项。无论是国家级项目数还是创新创业参与学生比例,在医科类中都名列前茅。
③国际化程度高。我院源自“南湘雅”大家庭,“南湘雅”是美国雅礼协会与湖南省政府于1914年联合创建,是我国最早的中外联合创建的医科大学之一,我们的公共卫生教育即起源于“南湘雅”的首任校长、中华医学会创始人暨首任会长、耶鲁大学博士颜福庆。美国雅礼协会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至今与我院长期保持密切联系。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本专业与十余家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密切合作,联合申报课题和发表论文。主要合作单位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悉尼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弗罗里达州立大学、渥太华大学、鹿儿岛大学。绝大多数本专业教师曾到国外大学进修学习,每年邀请国际学者前来学术交流10次以上,每年派出老师和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学习十余人次,内容包括参加国际会议、短期进修学习、及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每年招收数名国际留学生。
专业课程给你内化于心的素养: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
升学就业?不用愁!
2012-2016五届毕业生总人数397人,升学209人,其中就读本校92人,外校117人(含国外高校8人),就业188人。
主要接受毕业生就读的校外单位: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主要就业流向引导你构建未来蓝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市成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汉市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长沙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深圳市龙华新区慢性病防治中心
湘潭市卫生监督所
深圳华大集团研究院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贵州省肿瘤医院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巴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知名校友
廖文科,1982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
贺青华,1985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谭芬来,1986届,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第九批中组部千人计划
李少波,1987届,三诺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顺清,1988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