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指导填报高考志愿后的感想

发布于:百学网 2019-12-10

指导填报高考志愿后的感想

  原创: 熊松林 松林清谈

  【导语】高考志愿填报后几天,我和冰爸没有长篇大论了,发言的频度也小了,许多家长倒有些不适,觉得生意做完了,再也不管他们了。

  其实这完全是个误解——大考之后,我们也需要调整。今天,我就和大家交交心,闲扯几句,既是对我这一学年度工作或者“生意”的反思,也是向考生家长的公开交待,顺便给后来者参考参考。

  先说说我做这行的初衷

  听过我讲座或者看过我文章的人都知道,高考咨询对我来说,从前是八小时之内的工作和义务、八小时之外的爱好或者友情出演(曾为省、市考试院工作人员),现在则是我的工作兼生意。

  其实,我又不想完全把它做成生意——当然我也没有做“活雷锋”的境界。我想把它做成一种有合理回报的工作,一个可以表现能力、体现价值、尊严的工作。

  在我家基本生活已经无忧的情况下,我没有必要殚精竭虑扩大规模,不想做得太累、太贱,更不愿做得太滥。

  认可我的、需要我帮助的,有意愿就找我,找我我就会负责——当然,对于付费签约用户,那是法律层面上的负责。

  过不多久,2019年度的高考录取就要划上句号,在此,我想请全省各群成千上万听过我讲座、看过我文章的家长证实几件事情:

  第一, 我是否主动给哪位家长打过电话、发过短信或微信,主动推销过我们的业务?

  没有,从来没有,一个也没有!不是我不知道你们的联系方式:因为我也是一个极度讨厌电话骚扰、短信营销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有找我咨询的家长都是主动加我,自愿找我,明白消费。今后,我也只做“姜太公钓鱼”的事情。

  在这里,我对近期那些加我却没通过的、@我没回复的家长一并表示歉意:实在是高考志愿填报期太紧,我已经满负荷工作了,没有精力再做义务咨询,甚至也没有精力临时增加有偿服务——好多想临时签约的家长都被拒绝了,因为我首先得履行已签协议的义务,保证服务质量。

  即便如此,也还有不尽人意有地方。绝大多数的家长不论是否来过多次、不论是否在现场有过较长时间的等待,他们都是高高兴兴出门的。唯独有一家因等待太久、感觉服务不周而反应激烈,指着我的鼻子骂我“骗子”——这些我都可以谅解。

  因为我们问心无愧:出分前给过预案,考后也根据他们的诉求给过正式方案,并且我敢肯定这是个优化方案——有关家长可以在录取信息公布后进行验证。只是有些人仍觉得没有达到期望值,仿佛我要把只够上湖师大的填到中南才算称职。

  关于家长们的一些纠结,我在后面将会具体分析,希望后来者吸取一些经验。其实,你们选择了我们,就是为了免于这些纠结。既然还要纠结,还要打算自己主宰志愿方案,那又何苦找我们来着?

  至于说我是“骗子”,我真的不是太在意:如果我是骗子,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一个“骗子”来咨询么?明知道是“骗子”,可至今还能呆在“骗子”的群里,继续听“骗子”忽悠么?

  第二,我对自主招生形势的判断是否靠谱?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一再提醒准备走自招捷径的家长,“自招是门摸彩票的事,低于一本线三五十分又没有五大学科竞赛奖项的就别折腾”,我和冰爸一再提醒“自招包过”是博概率的骗局,今年是史上最严的自招,自招要凉了,等等——你们回过来来验证一下,别的机构、专家是怎么说的,我和冰爸是怎么说的?

  不瞒大家说,我们公司内部也有人坚持要搞“自招包过”的套路,是我强烈反对、一直抵制,最后才取消这项业务的。

  元月下旬,我在《关于2019年自主招生新政的解读》中说:“如果有人还在想‘我家在高校有个当老师的亲戚,可以让孩子过初审、过复’”,或者‘我给某个机构交了几万块钱,它们能搞惦一切’——基本等于一句笑话。老皇历可能不再灵了,那些已做过重大投入的家长应该醒醒,还是早点止损为妙!”

  我知道很多家长听信了我和冰爸的话,没有过多折腾或者及时止损——我真心替他们高兴,同时也为自己做这行感到欣慰: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价值实现”。

  第三,我是否发表过不负责任的言论忽悠过大家?我的义务讲座、公开文章是否惠及千家万户?

  我一再倡导讲常识、推崇理性思维,反对神神道道的做法,我一直也是这样努力的。

  在省考院工作的日子,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政策解读(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的官方公众号上至今仍留有我的部分作品),因此养成了言出有据的习惯。近年来,我的各种讲座文章仍存留在各种媒体上,大家有空了可以拿来验证:有多少不靠谱的言论?

  为了更接地气、通俗易懂或者加深人们的印象,我的语言有时可能很尖锐,比如说“自主招生主要是院校要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比如说“自招、校考是教育腐败的重灾区”;有时可能会形象化,比如说顺序志愿“基本是一锤子买卖”、说艺考非行组院校是“院校的地盘院校作主”,等等——这一年,这样的原创文字加起来居然有30万字之多!

  令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不断有家长靠诉我:熊老师,幸亏听了您的建议,现在怎么怎么了,不然会怎么怎么的。

  这里举一个实例——这位家长目前还在我们群里,并且和我住一个小区、一栋楼,可以证实我不是编故事。她家千金本来成绩还好,但不知听了谁的怂恿学播音主持,各种培训折腾了百多万,当时校考一个没过、正准备再搏几个校考(联考分预计在二本线边上),问我可否有办法保证孩子读上好大学,哪怕是个二本都行。

  我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再拼校考了,赶紧回到课桌上死磕文化,文化改变命运,文化决定命运(同样的情形,去年我也是这样给我亲妹家这么说的,效果很好)。

  考前,我又主动给她打电话,叮嘱如何调整心态、正常发挥(每位签约家长,你们在考前都应该收到过类似的电话)。家长听了我的建议,恶补文化,最后考了540分,凭文化分都可进一所很好的二本院校了(现在已录取到了湖师大,之前的状况是上二本都悬)。我很为这位家长高兴,尽管她经常电话“骚扰”我,呵呵。

  大家可否还记得,我多次忠告准备走艺考“捷径”的家长:“如果不是特别有艺术天赋并准备在艺术方面从业,请慎重考虑艺考路线,艺考并不是可以避开文化短板的捷径,而是有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艺考贵且黑”,等等。

  成千上万的家长,如果你们认真听了我在各个时期的建议,我相信你们都或多或少有所受益,虽然你们大多数都没给我一毛钱的回报,甚至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有,但我仍然觉得我的工作十分有意义、有价值。顺便感谢那些签约用户、购卡用户,你们的认同和支持,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你们不仅保证我们可以活得有尊严,同时也树立了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你们的孩子,将来也要靠知识立足、获得尊重并且自我实现的。

  这里要特别感谢长沙、株洲的那几位远方家长:他们和我素昧平生,仅仅凭我的讲座或者文章就认定了我、选择了我,并且相信我,一切业务联系都在网上进行,至今也不曾见过我。

  最后,说说个人意见和给来年高考家长的忠告

  1、先给签约用户吃粒定心丸:

  对于普考志愿,如果用户没有忽略我们关于身体、成绩的限报、勾选专业调剂的提醒,那么,我敢保证,都会有一个适合方案的zui.好结果;

  对于艺考志愿,在签订协议前,我们明说了不可能做出类似普考志愿的保证,只能争取在成绩许可下的最大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可能出现小的偏差,因为艺考公开数据严重欠缺、艺考规则极其复杂、志愿填报呈严重无序的状态。如果我们还承诺百分百的准确,那就是忽悠了。我们的优势就是对规则更透彻的理解,不会犯常识性错误,会综合考虑稳妥性的情况下争取利益最大化。

  这里有个常识:除了少数高分考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对于大多数考生,不是你可以任意选城市、选大学的,而更多的是你的考分决定了你只能在哪些大学、哪些城市中间选择,一分成绩一分货——对于艺考生尤其如此:不是你去选大学,而是你去将就大学!

  这本是极简单的常识,但似乎一到填志愿的时候,许多人都忘了。艺考是一本、二本共一条控制线,艺考生双双上了这条线,只能说明有了报考二本及以上院校的资格,并不等于就是上了一本线、一定可以被提前批的一本院校录取。经常有刚上线不远的艺考家长对我说,“熊老师,可不可以保证比较好的一本录取?”或者是“选沿海省会以上城市的公办好大学去上”——我说可以,但适合这个分数的好大学我造不出来。即便存在着这样的遗珠,我也不敢保证就能百分百的押中。

  2、高考出分前,家庭有必要做好几套预案,基本达成共识

  一旦考分公布,就得统一思想——翻来覆出的纠结只会折磨自己,同时也折磨我们(签约用户)。

  在指导志愿的过程中,我和冰爸强烈感觉到,我们不是在做志愿方案,而是在调解家庭矛盾——平常倒也无妨,可填志愿就那么几天,大家都耗不起啊!

  3、选择了我们,就要相信我们

  我们从没有强行要家长执行我们的方案。在做志愿之前,我们都听取了家长的诉求;给出的方案,是尊重用户意愿前提下的合理优化方案;家长执意坚持的,我们也如实说明情况;方案出来之后,还给足了修改的时间。综合考量,为用户争取利益最大化是我们的宗旨,不用担心我们会拿极为保守的方案唬弄你们。

  有些家长总不放心,总要自己研究透了、彻底弄明白了才放心。而实际上他们又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弄清一切,经常是弄得一知半解后质疑我们,然后有一连串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做志愿方案、还是搞专家培训啊?我们可没有精力和能力在短短的时间让你搞清这十万个为什么。与其这样,你又何苦选择我们?

  透露一点秘密:市教育局有些干部、领导,自己的孩子填志愿,都来征求我的意见——未必他们不识货?

  选择我们,就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我和冰爸都在这行业中浸淫了几十年,对有关志愿各方面的把握肯定比你几天的速成更靠谱,肯定比你周围的半吊子专家更可靠、更负责,用不着拿街谈巷议再去折腾一番——真的没有必要。

  爱学习并没有错,可学得半通不通后就难免出问题,如果还固执己见,可能麻烦更多。

  以我和冰爸的经验,那些顺利出台并顺利提交的方案往往顺风顺水;那些不断折腾的方案,最终往往折腾出问题。有些考生、家长,在提交过我们的方案后,不知听信了什么,临时又改主意,比如把最后的保底院校改为冲、稳级别的院校,无端增加了志愿的风险——实际上这事已经与我们无关了,可是我还是苦口婆心地分析、劝说,有事说得很激动、尖锐——不知他们是否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有些家长是奔我而来,自然希望志愿方案自始至终全部都由我操刀,对此我十分感激!但我没有孙悟空的分身法,因此普通志愿就找了马老师协助。马老师虽是70后,但却是个不显老的帅哥,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不太放心。

  马老师姓马,可一点不“马”,告诉大家几点信息,你们去判断,有几个专家可以和他比:

  他是市电信系统的计算机专家,全省电信系统的象棋冠军——凡事可以比常人多看几步的;

  他儿子是去年考上清华的高材生,目前清华的在校优秀生——成功来源于家教和谋划;

  他自儿子上初中后,就一直研究高考政策、志愿技巧,每年义务指导若干个家长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志愿填报——是个有经验的老手。

  4、关于录取日程和微信查询方式

  大家都想马上得知高考录取信息,但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省考试院是有日程表的,你急也无用。总的来说,提前批基本在7月10号前就有录取消息;一、二、三本分别在7月20号、7月30号、8月10号左右就有就有录取消息。

  到时候,你查到的录取状态有:“自由可投”,到“已投档”、“院校在阅”、“录取待审”、“录取”。看到“院校在阅”,基本没大问题;看到“录取待审”,99.99%稳录了;如果再又看到“自由可设”,那就只有填征集志愿或等下一批次录取了;如果都没有结果,那就只有读高四或者去打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