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中考要取消了?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3-26

中考要取消了?

  作者: 我是鱼sir

  来源公众号:鱼sir家长圈

  鱼sir家长圈

  微信号 fishsiredu

  作者:作者,爱评测的人类高质量二宝爸,努力让家长们买得对,用得好,花得少!实测亲测好物都在粉丝群里。

  来源公众号: 收录于话题 #鱼眼看教育 220个 最近有一则消息,挺值得玩味。

  北京东西城试行高中登记入学,录取无需参考中考成绩。

  有人猜测,这预示着以后会逐渐取消中考,“摇号上高中”,至少也是延后分流,甚至有“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声音出来。

  鱼sir觉得,没有那么乐观。

  就事论事,我们先来看看这次“取消中考”的具体操作:根据东、西城区发布的《关于开展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工作的通知》,西城区3所学校的260个高中学位、东城区2所学校的160个高中学位将试行登记入学的招生方式。那谁有资格报名呢?已参加2022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

  这个《通知》,我们注意看两点,就能窥见部分今后中招或普职分流趋势:

  1.西城区+东城区5所学校,什么水平?

  东城区的2所试点学校分别为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根据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录取分数线排名,倒数第一、二名:

  西城区的3所试点学校分别为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

  根据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录取分数线,前两所学校和东城区两所水平相当:看到这里,各位家长应该有点数了吧。北京东西城区的尝试,出发点是善意的,但影响范围有限。

  善意体现在,为那些刚好挣扎在普职分流线上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暂时缓解了这个群体的升学、择校焦虑,算是“双减”的题中之义。

  至于成绩中上的孩子,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不关你们的事。

  2.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

  报考资格里,其他的都没什么争议,最具备想象空间的是“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北京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六个维度:思想道德(25%)学业水平(25%)身心健康(20%)艺术素养(10%)社会实践(10%)个性发展(10%)每个指标均有单独分数记录,并最终形成ABCD四档。此外,还包含学生初中三年的实践活动记录、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每学期期中/末考试成绩、个性发展记录(个人荣誉及成果的展示、发表)。真的是非常综合了。有家长或许会担忧,这样的评价标准,实际上是更难、更拼家庭实力了。鱼sir不否认这一点,但这就是今后的大趋势。不过,鱼sir窥见的是另一点。在东、西城区普高登记入学《通知》中有一个说明,报名人数在招生计划内,全部录取,如果超了,严格按计划人数录取,即有部分学生会面临落选。只是,具体参考哪些标准录取,细则还没出,“摇号”的可能性不大。

  两区中招部门及各试点校给出的解释是:若登记人数大于录取计划,尤其是出现同分情况参依报告册中哪一指标排序、筛选,尚未有明确解释,

  实践中学校或将存在一定自主选择的空间。

  也就是说,几所学校,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标准通常是根据学校自身特色设计的。

  于是,鱼sir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北京的这次中招试点,本质上,是在尝试弱化中考普职分流观念,为今后的高中自主招生,发展更多特色高中做铺垫,实现“曲线救国”式

  职业教育

  。

  各位家长都清楚,现在的普职分流,性质更像是一场筛选与淘汰。

  未来也很残酷:

  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就业难、待遇差;学历上升通道狭窄。普遍情况是,一入职业教育,约等于被判了死刑,终身带“差生”烙印。

  因此,没有孩子和家长愿意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目前国家相关政策是,把职业教育提到和大学教育同等学历水平,探索本科甚至研究生培养模式。

  不过大家似乎无动于衷,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管冠以怎样的学历,仍旧是“不体面”的职业教育。

  最保险的方式,还是拿下“中考”,进入普高。

  普高意味着较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及更多样的学历上升途径。

  所以,“上普高”才是广大人民的心声。

  既然这样,那就让更多的人上普高吧。

  正着行不通,那就反着来。

  即冠以普高之名,行职业教育之实,淡化大众对上普高的执念。

  北京东、西城区的这次操作,就可以这样理解。

  不知道各位发现没,西城区的3所试点学校中,有一个是

  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

  。

  在一所职业学校,设普通高中班,可谓角度刁钻,但用心良苦呀。

  那这是好事吗?有诈吗?

  首先,当然是好事,绝对的好事。

  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未来,必然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孩子要进入职业教育,只是早晚、或形式不同罢了。

  之前,这一半人,真的就等于被淘汰,另一半人则为了不成为这一半人,卷得身心俱疲。

  现在,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自然会往这方面倾斜更多的政策或资源,为这一半人,提供更多可能性。

  比如努力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学历歧视,通过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让他们接受更专业的教育,拿到更高的学历。

  理想若能实现,那简直皆大欢喜。

  至于,东、西城区这次操作是否“有诈”,那就得看今后真实的资源投入有多少了。

  拿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的普通高中班为例,如果教育部门为它配备了相应的教育资源,那它在哪里,是什么性质,就没那么重要,因为教学质量有保障。反之,就有待商榷。就如职业教育的本科或研究生层次培养,如果没有给到匹配这一文凭的教育投入,培养的人,也缺乏“真才实学”,那就是名不副实,当然没人愿意去上。

  说到底,家长担心的不是“普职分流”本身,而是担心孩子的时间被荒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