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清华新生时惜之:无限可能 无限精彩

发布于:百学网 2012-07-13

清华新生时惜之:无限可能 无限精彩

时惜之专业社会科学试验班

时惜之,来自上海市格致中学。高考533分,另有 清华大学 “新百年领军计划”60分加分,进入 清华大学 社会科学试验班。最喜欢的格言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喜欢读卡赞扎基的《希腊左巴》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游泳、跳爵士舞、弹钢琴等。

时惜之,这个特别的名字,蕴含着父母希望她学会珍惜的期望。怀着“珍惜”这一心态,她时刻珍惜和把握生命的每一刻,广泛尝试和体验,让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和精彩。

兴趣·科学

2010年8月,怀着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时惜之通过推荐、申请、电话面试等层层准备,作为上海市wei/yi一名中学生代表,随中国代表团赴印度孟买参加了第四届亚洲科学夏令营(Asian Science Camp 2010)。

在短短的十天中,她聆听了数十位世界顶级学者们的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学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科学讲座,在小规模的训练营中得到了与大师们近距离接触、交流思想的宝贵机会,并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龄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时惜之说:“面对世界顶尖的学者们,只要你有勇气、有闯进,就一定会收获良多。”在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ichard Ernst教授的一场有关“社会领导人应具有的责任心和远见”的讲座后,她与Richard Ernst教授进行了交谈,向他请教了青年人应怎样才能落实好自己的社会科学责任,Richard Ernst非常欣喜地赞赏了她的提问,并热情地给予了解答。这次交流使她明白了青年人应组织更多的机构,发动身边的学生们,向他们传达亚洲科学夏令营所提倡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特别的一点是,当时中国代表团中有许多来自清华的学生。时惜之说,在全程的研讨游历中,清华人身上所散发出的纯真诚挚气质和专业认真的治学精神,给当时只有高一的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了参加亚洲科学夏令营,在学习生活中,时惜之经常灵感迸发,产生许多奇思妙想。高二时,她申请了“自动固定雨伞”、“手动摇椅”、“多功能环保粉笔盒内置架”三项ZL发明。

关注·社会

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是时惜之对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和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她多年来坚持看新闻评论,翻报纸时总会先关注 国内国际时事。她热爱阅读,闲暇时间经常阅读政治历史经济等人文类书籍,对所阅读的书籍深入进行思考;也喜欢写作,多次在作文竞赛中获奖。她说,“人生非常有限,很多人只能过一种人生,而借助文学,我能超越这个界限,并且与世人分享。”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