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生张佳文:从奥运火炬手到金牌保送生
张佳文自我介绍:
张佳文,来自于河北衡水中学,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保送至 清华大学 化学系。最喜欢的格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喜欢读世界名著,最喜欢《简爱》、《基督山伯爵》、《魔戒》等。爱好广泛,喜欢打篮球、游泳、羽毛球和轮滑。
在同学眼中,他“外向开朗”;在老师眼中,他“心细仁义、办事有条理”;在自己眼里,他“能坐得住,也特别会玩”。小小年纪的他传递奥运圣火,并赢得全国奥赛金牌,带着对化学的热爱将在今年的盛夏走进清华园。“支郎有佳文,新句凌碧云”,张佳文,这个孩子不一般。
自我的坚持,心花的绽放
“我从小就看科学史,那本书叫《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先生写的。我看了至少三十遍,都翻烂了以至于快背下来了。初中时学校附近有一个专门为学校供应化学用品的商店。我爸就在那儿为我买了好几箱化学药品。在初中能做的实验,基本上在家就都自己做了,”张佳文说,回忆起刚刚接触化学时的趣事,他笑出声来,“初中化学课本里有讲自制果汁的实验。我自己买的柠檬酸啊乱七八糟的,做完以后,校园里好多小孩,还有我爸妈他们没一个人敢喝的。我喝了一口,发现柠檬酸放多了,太苦了,比中药还苦。”
来到衡水中学,张佳文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奥赛。报奥赛志愿时,他破釜沉舟,只报了第一志愿化学,如果没选上化学,别的竞赛也就不学了。“化学让我觉得特别有兴趣。学竞赛纯粹是我个人的兴趣,如果为了加分学而学竞赛,我觉得这样一点意义都没有。”
奥赛班的学习过程紧张而艰苦。“很累,”张佳文说。他的班主任张华老师说,张佳文在高二上学期,成绩下滑了几百名。但他一直调整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的成绩取得了进步。张佳文还担任班长职务。本次一同被保送的同班同学杜岳说,班长每周需要进行班级情况的量化评估,每次评估几乎都需要花掉一整晚的时间,但是张佳文却能够学习工作两不误。
“学竞赛,最累的时候肯定是集训。从七月到九月两个月每天早晨五点半起来早读,就开始读化学,一直到晚自习下课回去,一整天都奉献给了化学。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只接触化学,确实比较累,”张佳文说,“做题特别难受的时候我会看看桌子上写的东西。我桌子上有日程表,上面有我经常错的题,比如化学方程式,错得多了我就贴桌子上,过两天换掉。然后有的时候是发人深醒名言或者是激情洋溢的口号。”
学习竞赛之后,张佳文的假期更加短暂了。衡水中学离秦皇岛的家有六小时的车程,爸爸妈妈两个月才去看他一次。“高二一年回家的时间反正不超过15天。”张佳文算了算说。在这段征程中,张佳文将爸妈看做自己“最强大的后盾”。“一开始,他们不是很想让我学竞赛,分竞赛班之后,无论成绩后退或进步,他们一直都支持我直到高中生活结束,我很感激他们。”
2011年冬天,他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收入囊中。签约清华,“金牌少年”将在 清华大学 化学系再续钻研化学的梦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