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自主招生-人文学院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悠久、学统深厚,其前身系1921年创办的国文系及1926年成立的厦大国学研究院。
人文学院由中文、历史、哲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等4个系和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美国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及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戏剧影视与艺术学研究中心、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中心组成。学院下辖人类博物馆、校史馆、陈嘉庚纪念馆和鲁迅纪念馆,并出版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道学研究》等学术刊物。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专门史),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文、历史、哲学),11个福建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包括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哲学等。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162名,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47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陈支平),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杨春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周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王旭、徐梦秋),厦门大学特聘教授5人(陈支平、陈嘉明、黄鸣奋、余光弘、郑振满),厦门大学讲座教授2人(焦天龙、丁荷生),教育部人文社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2人(陈支平、王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周宁、刘泽亮、钞晓鸿、王日根、鲁西奇、张先清、吴春明、曹剑披);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在职教师总数的650.}0,具有博士学位者占全院教师总数的89%。
学院目前拥有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1个国家特色专业和1个国家教学团队,和3个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中国古代史(陈支平主持)、文学概论(杨春时主持)。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国通史(陈支平),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历史学。
“人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为其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配备一流师资,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检测与研究实践教学,打通学科界限,建立本硕博一体的培养机制,以实际监测研究成果评定教学成绩,出版了蛋部监钡(研究成果,不仅训练了学生田野调查、检钡l研究的能力,而且为地方文化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学院开设人文学名师讲坛、人文国际讲坛、人文经典讲坛:面对全校公开,选修同学活跃,选课意愿积极,选课人数超过教室所能容纳人数,引起相当大的影响。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