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报名综评对高考上大学有什么好处

发布于:百学网 2024-03-07

报名综评对高考上大学有什么好处

  01 什么是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招生模式。该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

  面向广东省大多数高校的录取模式为631(即:试点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进行综合评价招生,择优录取。),中大、浙大等部分重点校为8515,少部分高校为73,如北京外国语大学。

  

图片

 

  02 报名综评对高考上大学有什么好处?

  1 降分录取,缓解高考压力

  综合评价成绩计算方式大部分是高考成绩占60%,校考成绩占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即631模式);也有的学校采用更为灵活的模式。从历年高校录取情况来看,通过综合评价进入高校比统招基本低10-20分左右,省属重点本科高校能达到40-50分左右。

  2招考院校范围覆盖广,增加学生进入名校机会

  综合评价试点高校不仅包括部署重点院校,还包括省属重点高校以及中外合作院校。在同一省份的综合评价招生中,高校层次分布较广。优等生、中等生都有对应层次院校报考

  3高考双保险,多一次上重点大学的机会

  综合评价志愿填报大多是在提前批,有些是特殊批次,一般在本科一批之前进行,所以即使如果不被综合评价录取,也并不会影响本科批次的志愿录取。这相当于为学生争取多一次投档的机会,竞争压力也相对变小了。

  03 广东11所综合评价院校

  

图片

 

  04 2023广东综合评价院校招生信息

  

图片

 

  

图片

 

  说明:

  (1)广东综合评价招生只有11所大学,公办学费的只有北外、中大、南科大,其余都是收费昂贵的中外合作大学或公办大学国际校区。而中大、南科大录取分数很高,所以广东综合评价不适合家庭条件一般、成绩一般的同学。(2)综合评价大学在物理类招生多,浙大、华工、南科大不招历史类学生。南科大、港中深、西交利物浦进行专业大类招生,大学学习半年到一年后再细分专业。

  (3)综合评价可以报名多所大学,高考后参加多所大学校测,但是正式填报志愿的时候综合评级只能填一所大学的志愿。其中中大和浙大是高考出分后先填综合评价志愿,然后中大浙大根据高考成绩高低确定校测名单,7月8日左右进行校测。(4)广东综合评价报名时间一般在春节后的3-5月,需要提交深一模等期末成绩,所以各位家长稍安勿躁,耐心等待深一模考完,寒假期间与孩子沟通报名哪几所大学。

  05 2023广东院校综合评价分数线、VS本科线

  

图片

 

  06 综合评价报名流程

  1、招生简章发布

  各高校招生简章发布时间不一致,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10月分左右报名,其他院校大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发布招生简章并且报名。

  

图片

 

  说明:

  (1)综评校测面试比例5%—30%,南科大华工校测更加注重机试笔试成绩(考查数学物理)。其中南科大、华工、港中深的校测难度较大。(2)中大和浙大高考成绩占比85%,高考成绩公布后先填报综评志愿才有机会校测。(3)学业水平合格考成绩只占比10%,没必要为了冲A反复考试。

  2、考生网上报名

  通常情况下,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发布后开始报名。

  3、高校初审

  报名截止后,高校开始审核考生报名材料和其他相关信息,确定初审通过的名单,大多在5月中下旬。

  4、公示初审结果、确认校测资格

  5月底6月初,高校公布初审入围名单。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进行考试确认,考生将失去校测资格。

  5、高校组织校测

  综合评价测试通过初审的考试参加高校组织的综合测试,测试时间一般在高考后6月中旬左右。

  6、测试结果和入选名单公示

  校测结束后,在高校官网公布测试结果和入选名单。

  

图片

 

  综合评价报考流程:(上图为南科大等流程)

  

图片

 

  综合评价报考流程:(上图为中大、浙大流程)

  说明:

  (1)2024年3—5月 在各大学官方招生网站报名初审(可以报名多所大学),一般需要准备高中成绩证明,个人陈述书,获奖证书(如果有)等报名资料。

  (2)2024年5月(中大、浙大7月初公布) 高校审核报名资料公布校测名单(初审)

  (3)2024年6月7—9日 参加高考

  (4)2024年6月中旬(中大浙大7月初参加) 参加大学组织的校测(机试、笔试、面试、体测)

  (5)2024年6月下旬(中大、浙大7月初公布)公布综合评价校测成绩和合格名单(6)2024年6月24—7月2(高考填志愿)(中大、浙大先填志愿才可能有校测资格)高考出成绩,根据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填报综合评价高考志愿 (只能填报一所大学志愿一个专业组)

  7 志愿填报

  综合评价志愿填报一般在提前批的综合评价批次,具体时间以各省考试院安排为准。

  

图片

 

  (1)综合评价必须高考前报名提交资料进行初审,通过初审,高考后才有机会校测。(2)高考志愿综合评价只能填报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组志愿。(3)综合评价录取排在强基计划、公安师范提前批之后,如果特别希望在综合评价录取,前面提前批不填。(4)综评没被录取,不影响后面本科批的录取。

  8 最终录取

  录取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校公布录取考生名单,提前批之前完成录取。

  

图片

 

  分析:2023年在广东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11所高校共录取了2780人,相比去年,增加了330人!

  北师港浸大和中山大学招收的学生人数为前两名,两者相加已超过广东省本年综合评价录取人数的半数,可谓是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的“半壁江山”。

  录取人数最多的为北师港浸大,接近850人。但我们还需要注意,该校2023年招收的本科新生约2000名,即通过综合评价招收的学生占比约为40%。

  招收人数第二多的为中山大学,招收了620人,其录取人数增长是最多的,达到125名。但中山大学2023年招收本科新生约8000名,通过综合评价招收的学生约为8%,与北师港浸大形成鲜明的对比。

  港中深2023年通过综合评价录取人数为338名,比上一年增加19名。根据学校官方给出的数据,今年超过25000名考生报考综合评价,较往年增长54%,创历年报考人数之最。全国6个省(市)平均报录率为27:1,创历史新高,相较于2022年20:1的平均报录率,今年考试竞争更加激烈了。

  南科大招收的人数为301名,比去年增加30名,位列第四。值得注意的是,这301人全为“物理类”考生;同时,由于南科大目前的招生政策只有综合评价这一种,所以这301人也就是南科大2023年在广东省招收的总人数。

  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这两所高校招收的人数分别为30人、11人,与上一年一致,这两所外省的名牌大学针对广东省的招生政策较为稳定。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2024年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发布

第一条 为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化人才选拔机制,进一步推进浙江省高校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并结合我校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
2024-03-02

浙工大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等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浙江工业大学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
2024-03-02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探索高校招生多样化的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
2024-03-02

浙江农林大学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浙江省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凡参加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三位一体综合...
2024-03-02

宁波工程学院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我校在2024年继续组织实施三位一...
2024-03-02

温州大学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温州市。学校已有91年办学历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长。 学校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
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