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是否适合参与综合评价招生
随着新高考的实施,未来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在高考招生录取中所占比例可能会越来越大。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提前做好升学规划,巩固学业成绩、参加各类活动、丰富阅历,提升学科特长能力。
那么,家长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适合选择参与综合评价?看看这几点:
1、每科成绩都不错,没有明显的学科短板的学生;
2、有相应的创新潜质或者学科特长;【关键在于家长是否有慧眼!】
3、高中期间获得过一些校内或者校外的奖项;
4.、学生高考成绩达到500+.(跟你说定在特招线的没有参与过或者是没看到应把握的机会!)
只要你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尝试综合评价,毕竟多一次机会多一次路。
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
一
成绩不够一本线
有些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如果成绩不合格的话,那么基本就无缘高校特招了。
二
报名材料不亮眼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一般会让考生提交初审的参考材料,高中三年的考试成绩、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项、自荐信,这些材料是考生给高校招生的第一印象,如果考生没有什么奖项特长,在成绩上也不是很拔尖,那么在初审就被刷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三
院校定位不准确
1、途径定位要准确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之间的招生对象有一定的重合度,考生如果符合招生条件,可以同时报考这三种特招,但也要对自己更适合哪个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有侧重点的准备。如果本来适合走综合评价的考生,非要放弃综评选择强基,那当炮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2、院校定位也要准确
如果所有的考生都追逐热门院校,热门专业,那么竞争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管是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还是综合评价招生,考生都要对自己和高校之间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把特殊招生当成一个机会,而不要作为一种尝试。
3.自身定位要理性
现象:没有参加高考之前,自命不凡;高考出分之后,长吁短叹。
对未来都有很高的期望值,但不能把期望作为报考的基准!
在学校选择,专业匹配一定要合理,这建立在自身定位理性的基础之上。
四
校测表现不突出
录取规则中校测的成绩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这给高考成绩不拔尖,但是学科能力较强的考生一个逆袭的机会。但同样,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很好,但校测表现一般,考生同样也与名校无缘。
五
粗心大意忘记时间节点
今年,有一位考生家长咨询:综合评价报名成功也通过了初审,但是却错过了报名缴费确认的时间怎么办?
对此,我们只能说十分遗憾,没有确认信息就意味着放弃了校测,因此错失特招进名校的机会也实属可惜。每年都有注册申请、提交材料、缴费、确认错过时间的。也怨不得家长和考生,高考毕竟是第一次,各种不了解也是正常现象。
所以2021的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各时间节点,不要错过重要信息。细节决定成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