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废除自主招生推强基计划利好寒门学子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1-17

废除自主招生推强基计划利好寒门学子

  作者:岳京杭 来源:中产之路

  昨天发生两件大事。

  一、教育部发布重要消息,取消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代以强基计划。

  二、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两件事情有内在联系。

  政府一贯作风,重点布局某个领域,必将是打黑除恶或反腐先行,为后续清理障碍。

  就像前不久的区块链行业,正规军入场,第一件事就是剿匪。

  自主招生迭代到今日,已是花样百出,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自留地。

  过街老鼠,人人喊道。

  为什么?

  事关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无间道》是2002年一部警匪片,故事背景是香港回归前夕。

  刘建明本是一名底层社会青年,因为“没得选”,加入了黑帮大佬韩琛的团队,被派到警方卧底;陈永仁本是一个黑帮大家庭的私生子和边缘人,憎恨黑社会背景的父亲倪坤对他们母子不管不问,母亲死后他励志做一名警察,不想跟父亲这边的黑帮家族扯上关系。

  刘建明和陈永仁在警校相遇,高级警司黄志诚了解陈永仁的背景后,决定派他到倪家卧底,陈顺利通过考查。黄一翻运作,陈被警校“开除”,故意犯事多次进班房,成功打入倪家内部,并取得话事人倪永孝的信任,也成了黄志诚的线人。

  刘建明是个聪明人,工作努力,外加韩琛的情报,屡破要案,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警戒明日之星。同时,也没少用警方资源,帮韩琛清理竞争对手,二人合作进入良性循环。

  而陈永仁这边就苦逼多了,频繁被古惑仔追打被警察骚扰,一度过上非人的生活,女友也因此离开,在上司黄志诚的情报支持下,陈永仁也很快冒头,成为韩琛身边的红人。

  出来混,迟早要还。

  韩琛下令手下做掉了经常找他麻烦的死对头黄志诚,陈永仁失去了上线,警察身份难以恢复。

  刘建明屡遭韩琛威胁,韩手握刘黑底、随时可以毁灭刘的美好生活。刘设计除掉了韩琛,以解心头之患。

  一心想要恢复警察身份的陈永仁查明了刘建明的黑道背景,刘建明也发现了陈永仁的警察身份,而且是活着警察里wei/yi一个知道的,也只有刘能帮陈恢复省份……

  故事的结局,两人陷入猜疑,刘删了陈的档案,陈也没给刘做好人的机会。

  陈抓刘归案,途中被刘的下属大B爆头,大B告诉刘建明,他也是韩琛派到警界的卧底,而且包括他俩在内,一共有五个。

  韩琛几次差点丢命,终成黑帮老大,不再相信任何人。跟五个卧底通话都录了音,录音材料被警方缴获,提交到一位高级警司之前,被这位高级警司的下属截获,碰巧他也是潜入警界的五个卧底(五人相互不知道其他人的黑背景)之一。

  截获录音的黑警通知了大B,大B知道刘建明的黑背景后,杀了卧底警察陈永仁,以此向刘表忠心,它本来就崇拜刘,现在又救刘一命,希望刘能提携他。

  而刘早已习惯了自己的警察身份,不想继续陷入黑道无穷无尽的纠缠,更不想受人控制,他只想洗白自己,于是狠下心杀了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大B,同时陷入诚惶诚恐不能安然入睡的境地,他不知道另外两个黑警是谁,他的黑背景随时可能暴露,多年经营的警界精英形象和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将毁于一旦,最终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分裂……

  这是电影中的剧情,电影口碑极好,但情节经不起推敲,因为不符合人性,现实的剧情不会这么发展,比如陈永仁同父异母的哥哥倪永孝已经把家族生意逐渐洗白,虽然对外心狠手辣,但真心把他当亲弟弟对待,非常照顾他。

  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会傻到,去相信一个素未谋面的警察,而去非常照顾他的哥哥身边卧底,且这卧底任务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他哥哥的命。到他哥哥手下负责一块已经洗白的生意,老婆孩子热炕头过正常人生活不好么,非要去做卧底,过那种一觉睡下不知道还能不能醒来的生活?

  即使他愿意过卧底这种刺激生活,要不要回避?去别处卧底不行?就不怕他因为亲人关系牵扯感情,做出不理性决定最终连累警方?

  又比如刘建明和陈永仁私下相互欣赏,当他们相互知道对方真实背景后,情况也许会这样发展。

  一种可能,陈永仁和刘建明达成交易,刘帮陈恢复警察身份,陈过上正常生活,帮刘保守秘密,刘洗白从此跟黑道划清界限,继续警界精英美好前程。

  另一种可能是,陈永仁在黑道卧底多年,古惑仔干过的各种烂事他都干过,并习以为常,也跟合作搭档比如傻强有了兄弟情谊,很难全身而退。

  知道他警察身份的黄志诚已经死了,另一个就是刘建明,这两人很有可能达成交易互通有无,刘继续警届精英的阳关大道,陈永仁爬上黑道食物链顶端,然后洗白,多年以后,某个慈善晚宴,政商云集,风轻云淡,刘陈两人碰杯,为慈善事业献计献策,决口不提当年事……

  以上都是闲扯,我想引出一个问题,公平和作弊,大家有没有想过,刘建明在警队,陈永仁在黑道,为什么能从同僚中脱颖而出?

  仅仅是因为他们聪明,因为工作努力?

  生活中从来不缺聪明又拼命的人,刘陈能脱颖而出,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开启了作弊模式,背后有个实力大佬,为他们提供情报,甚至必要的时候直接上场为他们清理障碍,神挡杀神佛当杀佛,而他们的同僚且对此一无所知,真以为他们真是天才。

  而现实中,作弊无处不在。

  比如说高考,脱胎于科举,原本是世界上规模ZD的人才选拔机制,可能也是世界上最为公平的选拔机制,全省甚至全国同一套标准试卷,无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自古华山一条路,要上大学就来参加高考,考多少分就上什么级别的院校,拼自己而不是拼爹,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制度上力求公正公平。

  然而这套制度,是不能选拔语文英文极其优秀,而数学只能考15分的钱钟书的。

  怎么办?

  打补丁,特招。

  高考旁边开了一条小道,几大学科竞赛优胜者,免试保送名牌大学,其目的,一方面是破格录取偏科的理工科钱钟书,另一方面是通过徒木立信千金马骨的方式,引导更多学生学习理工科而不是文史哲,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输送技术人才。

  后来这条小道越挖越大,盘根错节,更是被各种名目繁多的自主招生玩坏,极大伤害了高考的公平,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广为人知的有蒋方舟:

  《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天才少女作家,自主招生进一步加剧阶层固化》一文中提到的蒋方舟,以文学特长自主招生降60分进入清华。

  2008年高考,湖北省共有50.1万余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其中文科考生18.92万人,文科一本线532人,蒋方舟高考裸分561分,高一本线29分,蒋方舟凭借“美女作家”文学特长,获得清华自主招生降60分的录取优惠,加分后621,省内排名从1637名跃升至21名,如愿以偿进入清华。

  蒋方舟1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字相关工作,至今为止拿不出与其名气相当的文字作品,可见他并非之前外界以为的天才,清华对他的破格录取在当时就引起争论,更是在12年方韩大战中韩寒被质疑代笔之后,蒋方舟也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她那些什么7岁写作,9岁出书,刚进高一就成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这个山寨社团的首届主席,高中毕业之前出的那八九本书,近十家报纸开通的专栏,美少女作家人设,背后都有她作家母亲尚爱兰的运作。

  蒋方舟同样以文学特长被华师一附中提前录取,华师一附中是高考大省湖北省zui.好的中学,这里拥有全湖北高中zui.好的师资,作为校园名人的蒋方舟,受到各种优待,就这样,她高考也就比一本线多考了29分。

  若是在凭她真实中考水平能够考上的高中学习并参加高考,真怀疑她能不能上一本线。

  就是这样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他老千母亲各种合法非法的运作下,把那些老老实实遵纪守法参加高考没有加分裸分610上清华的机会挤掉了。

  正如刘建明能在警界同僚中脱颖而出,跟背后有个黑社会大佬提供情报息息相关。同理,蒋方舟打小学一路开挂,也多亏作家妈妈在背后经年累月的运作,名副其实从娃娃抓起。

  他们都是外人眼中的精英,实则他们内心清楚,不过是开启了外挂作弊模式。

  你看,这位《银行家》主编,正在用公家资源打造下一个“蒋方舟”

  刘建明也好蒋方舟也罢,某种意义上他们出道之初,都是受人支配的前台提线木偶,刘建明表面光鲜,但命根子终究捏在韩琛手里,即使设局做掉了韩琛,也时常因为警匪对立角色错乱而陷入无间地狱般痛苦,最终悲剧收场。

  相比韩琛时不时威胁刘建明,不听话就可以轻松毁灭他的前程,蒋妈妈对她毕竟是善意的,将从清华毕业也算安全着落,成为自己命运的实控人,这些从小学就开始包装立人设的经历,对她后续发展混社交网络意见领袖也颇有帮助。

  当然,她的这些作弊经历,就像胎记一样,伴随她的一生,时不时被网友拿来鞭尸。

  除了蒋方舟,2018年自主招生也爆出大新闻,河南高考掉包事件。

  高考成绩出来后,4名河南高考考生家长实名举报自家孩子高考答题卡被掉包,导致与平时成绩和预估成绩相差巨大。

  其中一位叫苏小妹(化名)的郑州一中学生,家长是检察官,闹得最凶,说女儿高考只得了335分,而其平时考试成绩均在600分左右,高考估分也在627分以上。

  后纪委介入调查,真相大白,没有掉包,女儿向父亲撒谎。

  细心网友倒是挖出了一些其他内幕,原来苏小妹通过了北师大自主招生初审,苏小妹曾于2017年和2018年在期刊《赢未来》、《数码世界》上发表过论文,分别名为《天文学的基本性质与发展规律内容》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两篇论文涉及计算机和天文学两大领域。

  正是因为这些论文,和修饰过的成绩排名,她通过了北师大自主招生初审。

  一个高中生,上晓天文,下通计算机,还有足够985大学研究生毕业质量和数量的论文,不如直接申请博士好了。

  实际情况是两篇论文均涉及抄袭,后一篇连题目都未改,为某中科院院士的文章。

  抄谁的文章不好,非要抄院士。

  而作为自主招生主体的北师大,难道就看不出论文的问题吗?这里面有什么隐情?

  这事当年被知乎网友深挖,大量郑州一中学生被爆出论文抄袭,该话题下面目前一共有2500条回答。

  众多知情答主告知,中学生发论文走自主招生通道捷径,在某些重点中学已是公开秘密,也有配套产业链,比如这位生财有道的清华邢同学,就是产业链中的一环,参与的学生分别位于云南和浙江。

  还有这位话题CEO。

  2012年8月,一封《实名举报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戴威》在网上流传。信中说:戴威本是安徽人士,家里有人做官。靠“高考移民”加上60分的艺术特长分才进了北大光华。

  又通过贿赂,稳坐北大校学生会主席的位置。动辄就是10万,50万。请三十多人看王力宏演唱会,住酒店,飞机…… 这封举报信的署名,是光华管理学院2010级的本科生计羽,戴威的同门学弟。后来他出来辟谣,说信不是自己写的,请大家删除。

  不少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还有记者打电话给戴威。戴威始终不接电话。

  很像这一年来的风格。

  罗镇昊,公众号:8字路口朕为了骑车,把故宫的门槛锯了

  以及前段时间刷屏的北大故事,男主牟林翰被北大博雅计划降30分录取,包丽走的港澳台生源通道,更早之前依靠健美操特长进清华的那位美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蒋方舟,苏小妹,以及上面这些爆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要么他们学校太有名,要么他们太有名,那些普通985211自主招生,过一本线就录取的就太多了,有位山东读者向我爆料,他周边高中同学就好几个这样的案例。

  鲁迅说,如果厨房里发现一只蟑螂,很可能还藏有一群蟑螂没被发现。

  就算不考虑蒋方舟苏小妹这种自带外挂的作弊情况,仅从实际操作情况看,自主招生也有损社会公平,一方面招生院校资源有限,只能覆盖少数名牌中学,另一方面大量的县市级普通中学普通家庭,没有资源去培训各种自招项目。

  结果就是自招成为少数食利阶层的的私家游戏,跟广大底层家庭无关,本来这些名牌中学的学生就拥有更为优越的家庭背景和师资力量,何苦欺人太甚,再来一个自主招生加剧马太效应,挤压只能裸粉上大学的大多数学生的生存空间。

  对于广大底层家庭而言,取消自主招生,绝对是好事,因为拓宽了高考之路。

  而从高校情况看,他们当然喜欢自招,权利下放,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确实更能招到他们喜欢的学生,正如这位读者所说,喜欢保研的,是同一个道理。

  从国家角度看,教育政策要服务产业政策。

  77年恢复高考,78年改革开放,每一次都是产业未动,人才先行。

  改开伊始,人才极度缺乏,77恢复高考,也是极限速度了,因为76年某历时十年的群众运动刚刚结束,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都踏中了历史进程,有着广阔的天空供他们发挥。

  80年代中期以后数,鼓励数理化等几大学科竞赛,竞赛的优胜者,免试保送大学。

  其目的,一方面是破格录取偏科的理工科钱钟书,另一方面是通过徒木立信千金马骨的方式,引导更多学生学习理工科而不是文史哲。

  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以人口红利,也就是低廉的青壮年劳动力优势,开始承接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一批懂技术的工程师来消费吸收并升级产线和供应链。

  2001年加入WTO,承接更多发达国家转移的产能,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人才先行,所以99年大学扩招就开始了,一路扩招的高校,为产业界源源不断输送合格的工程师。

  比如我熟悉的通信和互联网行业,巨大的工程师供应,巨大的国内市场,几十年下来,都有长足进步。

  通信设备,华为从固化和2G时代向西方同行学习,到3G追赶,到4G同步、到5G超越。

  手机行业,从10年前高端功能机全是外资品牌,到如今华米OV跟苹果三星并驾齐驱。

  互联网应用行业,阿里腾讯百度美团字节跳动等一干国内互联网公司,市值规模仅次于美国同行,世界第二。

  而这些,真跟西方同行比,我们更多是靠工程师红利,996用人堆起来的,这种模式已经无以为继,工程师供大于求,35岁以下的年轻人都用不过来,所以35岁出去找工作就不受待见了。

  另外,我们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美国早把我们当做头号战略对手,他解决了中东的麻烦,重点精力用来对付我们。

  两年前发起贸易战,一制裁中兴中兴就跪,制裁华为,华为也难受。这才让我们明白,我们远没有那么强大,我们的科技树长在美帝这个地基上,很多高端元器件,芯片,操作系统,材料,都被卡了脖子。

  贸易战打了两年,来回拉扯,美国明白,我们没有那么容易屈服,美帝需要我们,我们更离不开美帝。

  昨天终于,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双方终于妥协。

  接下来,该补基础课了。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改革招生选拔模式。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

  从这上面看,大大利好普通家庭子弟。

  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选人也不难,关键是能不能提供配套的长效机制和学术环境,把这些人才留下来,毕竟姚班聚集了中国最聪明的一批年轻人,毕业整班整班的出国。

  改革要成功,总是要打掉旧的利益集团,形成新的利益集团,摇旗呐喊,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就保持关注吧。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佛山再有一区推行“少年强基计划”

大家好,我是通sir。 上个月,南海区开展少年强基计划的消息传遍网络,不少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已经参与了学校组织的选拔活动,通过选拔的孩子也已经在参加相关的训练了。 眼看南海那边已经上架少年强基,有好多禅城区的家长就不淡定了,对此项目非常关注。...
2023-11-15

荆州市2023年强基计划学科教练员培训班隆重开班

11月3日,荆州市2023年强基计划学科教练员培训班在市教科院开班,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庆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壹教育创始人、北京家校共育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王彬宸,沙市中学副校长赵文华、荆州中学副校长赵树杰,相关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参加开班...
2023-11-10

东南大学首批强基计划学生转段情况

东南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自2020年起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
2023-09-20

【卓越护理】护理科研强基计划启航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护爱基金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护理创新扶持工程-百家医院护理科研扶持项目》,经项目组综合评估,我院获得2023年度扶持名额。 医院高度重视,护理人员踊跃报名,截止6月12日已有158人成功报名参加。本次培训内容分四...
2023-06-13

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

近日,有关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公布2022年招生简章,启动强基计划招生工作。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
2022-03-30

强基计划或将扩招:如何应对

昨天《人民日报》上出现了一篇重磅文章: 这篇文章基本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方面,更重要的是,文章的作者是教育部长怀进鹏。 自从去年8月上任以来,这还是怀部长第一次对教育发表这么综合性的评述,这篇文章基本可以说是教育部未来一段时间的施政纲领,值得...
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