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复读可能要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原创 杨歌 老杨聊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
明年是各省大规模实行新高考制度的一年,让复读之路变得扑朔迷离一些,那么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一、很多地方公办中学不再接收复读生这对于长期在公办中学就读的学生,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二、科目的变化新高考基本上是3+1+2、3+3两种模式,对于传统6门考试科目的省份挑战不大,对江苏省挑战大一些,因为江苏省只考5门,至少一门课还得重新学习。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会考成绩,是不是还要重新考,比如你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作为高考科目,那历史、地理、政治要不要重新会考,这个要看各省的具体的做法。
三、志愿填报方法的变化新高考不仅是科目的变化,志愿填报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分文理科,填志愿时导致无法直接对比去年录取数据而迷茫,虽然网上有各种教程和方法,但都只能是参考。志愿填报形式基本上保留浙江\山东模式(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就是一个志愿,有调剂选项),以及上海\天津\北京模式(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有调剂选项)。具体情况我也了解不多,网上信息太少,只知道大致如此。
四、复读惩戒措施(只听说河南有)
1、双重大学学籍(可能性极小)一般来说,大学学籍都是在开学报道3个月内注册的,但不排除个别学校因为复杂的原因,你不去报道也自动注册了(可能性极小)。这样,复读后考上了另一所大学就会出现两个学籍,会给毕业造成一些麻烦,现在全国高校学籍系统是联网的。这种情况虽然比较罕见但还是有可能的,怎么办?在报到前硬着头皮给学校招生办打个电话,告知不去报到了,确保大学学籍不会被注册。
但这种情况没听说具体案例,所以还只是理论上的,如果你已经复读了但并没有通知学校,也没什么的,高校也会主动避免这种情况。
二、惩戒措施(可能性比较大)
目前只有河南省份明确有惩戒措施,不排除以后别的省份会有,但网上并没有文件的图片,所以也无法实锤和精确。大概是两个方面,一是限制明年报考学校志愿的数量,比如从6个降低到2个,其实这种惩戒也没什么的,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即便有10个志愿,真正起作用的也就是前2-3个。二是计入诚信问题档案,极个别学校因为这种原因不予录取,比如有同学说河南中医药大学就不录取有诚信问题档案的考生(但没看到实锤,比如招生章程),具体哪些学校不录取也不知道,可以看看招生章程,但肯定是极个别学校。
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网上有个河南同学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这位18届考生被录取后想复读,但了解到有惩戒措施。不过教育厅说的是录取不报道才会计入诚信档案并限制志愿,并没有说报道后退学怎么样。后来咨询到的结果是只要没取得大学学籍,退学就不会受到惩戒措施。于是他按时报到了,并且在注册学籍前退学了。然后在19届高考报名的时候果然显示了计入诚信档案,高考结束以后省招办还特意给他发一封邮件,说有什么具体的惩戒措施,对这个结果有什么异议的话还可以提起上诉。然后他就拿着退学证明啊、入学缴费条去上诉了,然后把所有惩戒都解除了。
关于这事,首先要了解你们省有没有这种政策?目前好像只有河南省。第二,如果有了,一定要向教育局了解(相信学校也会发布的)具体信息,不要网上乱看。第三。这种政策只是刚开始,执行不那么严格,但可能以后越来越严格越规范,像上面这个同学钻空子的行为会越来越少。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