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届高考成绩看选科大数据,高一必看
某种程度上来说,六选三也是一场“博弈”,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更有利的选择。由于等级考采用等级赋分制,所以各科目的选考人数往往代表了该科目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冲A的难易度。2020届考生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为帮助新一届高一同学更客观的了解选科情况,申老师整理了2020届选科数据,我们一起来看吧!
2017-2020年选科人数变化
从近四年选考人数来看,各科目选考人数及趋势差异明显:

物理和生物因为高二就可以参加等级考,成为报考人数最多的两门,且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政治和历史报考人数四年基本持平;
物理和化学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但2020年选科改革后,很多专业提出了“物理/化学必选”“物化同选”等要求,物理选考人数略有回升;
物理是报考人数最少的科目,已经连续两年不满1.5w人,启动选科保障机制。
2020年各科目选考数据分析
每年高考出分后,教育考试院都会出一张一分一段表,表上清晰展示出每个分数对应的考生人数,在这张表的基础上,我们将各分数段上各科目的选考人数柱状图,进行对比分析:

上图中橙色部分代表了选考了物理的考生人数,而黄色部分则是未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
选考物理考生人数最少,连续两年启用了1.5w选科保障机制。所谓选科保障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选科人数不满1.5w,就以1.5w人数从高到低赋分。换句话说,2020届考生即使是最后一名也是D的成绩。
高分段考生更偏好选考物理,580分以上的考生约有85%的考生选择了物理;而低分段考生则较少会选考物理。
由于2020年选科改革,对物理提出要求的院校专业组数量增多,所以选考人数也较2019有所增加。
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物理选科的特点: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较少,但学霸扎堆。

选考化学的考生分布趋势基本与物理一致,但学霸人数可能较物理略少;但在中等分数段,选考化学的考生比较稳定。
化学选考人数逐年降低。但选考化学的考生平均成绩低于选考物理考生的平均成绩,竞争料想没有物理那么激烈,但也非常不轻松。

地理一直是历年选考人数最多的科目,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中低分数段,选考人数比例甚至逼近90%左右。学霸在这门学科上并无明显优势,是普娃错位竞争,全力冲A的竞技场。
地理是文理并重的学科,高中阶段可能更偏文一点,但大学阶段的地理学科则是典型的理科专业,尤其适合那些不喜欢文科或者不喜欢死记硬背的考生。而对于某些气质偏理的考生,但实力和四校八校有差距,为了避开牛蛙集中的“物化生组合”,地理也算折中之选。

生物同地理一样因可在高二等级考,本就是热门选考科目,而且近四年生物越来越受到考生青睐,选考人数每年增幅明显。
生物相较于物理化学还是要简单一些,另一方面,不同于物理化学从初中阶段就开始打基础,很多考生到了高中阶段才开始重视生物这门学科,考生间起点接近,成绩间的差距主要还是与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有些四校八校学霸选择了“物化生”的纯理组合,加上对于学霸来说生物更易拿到A+,所以在高分段仍有一部分学霸选考生物
还有一部分普通市重和区重,学校为了让考生错位竞争,也会建议考生选择“地理+生物”组合。

近几年选考历史的人数一直变化较小,比较稳定。高分段选考历史的人数明显减少,低分段选考人数则较多。少了学霸参与竞争,中低分数段的考生更有机会冲击高分。

选考政治的人数一直是较少的,尤其是学霸段选考人数更少。同历史一样,高分段学霸退出竞争,中低分数段的考生选择“田忌赛马”或许会收获意外之喜也未可知。
最后,从整体来看,高分段考生更倾向于选考物理、化学;低分段考生则更秦湘语选考政治、历史;而生物地理则选考人数最多,贯穿各个分数段。
选科是一次个性化的抉择,其他人的选科情况只能作为参考,更为重要的还是应当从自身出发,立足自身的学科兴趣及优势学科,结合高校专业选科限制等因素综合考量。
部分学校寄出录取通知书后就将进行新高一摸底分班考。开学后,高中阶段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加三选科。选科组合就有20种,又关系着未来高校和专业的选择。

根据上图所示,想进清北交复等一流名校的,小三门至少一个A+、两个A;想进985高校,小三门也要三个A;想进211高校的也要3个B及以上。等级考又是等地赋分制,两分差一档。所以选科该怎么选、选什么能捡漏名校,这个难题困扰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昂立新课程资深政策老师精编《等级考与加三选科指导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合格考&等级考基本概述、加三选科基本概念及原则、20种选科组合的优劣势分析、高考选科政策解读、6门学科数据具体分析,从五个方面解决选科烦恼!感兴趣的家长赶紧领取吧!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